【百科】芍药百科


芍药介绍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别名将离、离草 , 属五桠果目 , 毛茛科 , 属多年生草本花卉 。 原产中国以及亚洲北部 。 被列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 。 芍药因其花形妩媚 , 花色艳丽 , 故占得形容美好容貌的“婥约”之谐音 , 名为“芍药” 。 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 , 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 。 位列草本之首 , 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 , 又被称为“五月花神” , 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 , 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
形态特征
根:根由3部分组成:根颈、块根、须根 。 根颈头(区别于“根茎” , 根颈是根 , 根茎是茎)是根的最上部 , 颜色较深 , 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 , 肉质 , 粗壮 , 呈纺锤形或长柱形 , 粗0.6~3.5厘米 , 外表浅黄褐色或灰紫色 , 内部白色 , 富有营养 , 块根一般不直接生芽 , 断裂后却可萌生较小的新芽 , 因此秋季收集5厘米以上的断根也可繁殖;须根主要从块根上生出 , 是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 , 并可逐渐演化成块根 。 芍药的根按外观形状不同 , 一般又可分为三型:粗根型、坡根型、匀根型 。 粗根型 , 根较稀疏 , 粗大直伸;坡根型 , 根向四周伸展 , 粗细不匀;匀根型 , 根条疏密适宜 , 粗细均匀等 。 根可入药 。 [3]
茎:由根部簇生 , 高约50~110厘米 , 草本 , 茎基部圆柱形 , 上端多棱角 , 有的扭曲 , 有的直伸 , 向阳部分多呈紫红晕 。
叶: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 , 即叶的末端由3片小叶组成一束叶 , 两侧又各有一束叶 , 两侧的每一束叶通常情况下由4片小叶组成 , 中部的复叶 , 末端的3片小叶不变 , 两侧的小叶片数开始减少 , 由原先的4片逐渐减为3片、2片或1片 , 甚至消失 , 当消失时 , 末端只有3片小叶构成 , 这时叫做三回羽状复叶 , 上方的叶片是单叶 。 叶长20~24厘米 , 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被针形等 , 叶端长而尖 , 全缘微波 , 叶缘密生白色骨质细齿 , 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 , 叶背多粉绿色 , 有毛或无毛 。 芍药的叶也具有观赏价值 , “红灯烁烁绿盘龙”中“绿盘龙”就是对叶的赞美 , 因此也可作为观叶植物 。
花蕾:形状有圆桃、平圆桃、扁圆桃、尖圆桃、长圆桃、尖桃、歪尖桃、长尖桃、扁桃等数种 。 外轮萼片5枚 , 叶状披针形 , 绿色 , 从下到上依次减小;内萼片3枚(不包括变种) , 绿色或黄绿色 , 有时夹有黄白条纹或紫红条纹 , 倒卵形、宽卵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
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 , 也有一些稀有品种 , 竟是2花或3花并出的 。 原种花白色 , 花径8~11厘米 , 花瓣5~13枚 , 倒卵形 , 雄蕊多数 , 花丝黄色 , 花盘浅杯状 , 包裹心皮基部 , 顶端钝圆 , 心皮3~5枚无毛或有毛 , 顶具喙;园艺品种花色丰富 , 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 , 花径10~30厘米 , 花瓣可达上百枚 , 有的品种甚至有880枚 , 花型多变 。 花期5~6月 , 果期8月[4] 。
果实:蓇葖果 , 呈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 , 光滑 , 或有细茸毛 , 有小突尖 。 2~8枚离生 , 由单心皮构成 , 子房1室 , 内含种子5~7粒 。 具有药用价值 。 种子呈黑色或黑褐色 , 种子大型 , 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
习性及分布
芍药耐寒 , 北方各省都可露地越冬 , 夏季喜欢冷凉气候 。 栽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 , 生长旺盛 , 花多而大; 如在稍阴处虽亦可开花 , 但生长不良 。 芍药要求土层深厚的壤土及砂质壤土 。 在粘土及砂土上 , 虽可开花 , 但生长不及前者 。 盐碱地和低洼地都不宜栽培 。 土壤排水必须良好 , 在湿润而排水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如果从秋季到春季 , 土壤保持湿润 , 不使过干 , 则生长开花尤为理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