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三 )
⑵中医学有关其的认识对气学说形成的影响
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自身的呼吸、心跳、消化、排泄、运动、生殖以及神志、思维等生命现象的观察与体悟 , 逐渐认识了人体内气的内涵、来源、分类、功能等 , 建立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 。
中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 , 故中医学的气 , 主要是指人体内存在的气 。 此气是体内存在的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极细微物质 , 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 又是推动和调控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所在 。 这一气概念的产生 , 源于古人对人体的各种显而易见的且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的观察、推理、抽象和纯化 。
如人在呼吸时 , 能感受到气的存在 。 这是古人对人体之气的最原始最朴素的认识 。 人在剧烈运动时 , 可以感受到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 , 从而认识到人的运动与心跳、呼吸吸有关 , 剧烈的运动需要更多的清气吸入体内 , 然后再排出体外 。 人的呼吸停止 , 生命也就终止 , 从而认识到呼吸之气与人体生命至关重要 。 如《管子·枢言》说:“有气则生 , 无气则死 。 生者以其气 。 ”
再如人再出汗时 , 可见到蒸蒸热气 。 大量汗出之后 , 又有虚弱无力的感觉 , 因而产生体内之“热气”随汗而失的联想 。 另外 , 天气寒冷时 , 人排尿可伴随发散“热气” 。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 。 ”人排便、呕吐时 , 也可见发散“热气” 。 剧烈吐泻时 , 因“热气”消耗多 , 可使人出现体倦乏力之感 。 在战争中 , 肢体伤残时可见到血气喷发 , 宰杀动物时也会见到“热气”与血一起喷发的现象 , 从而产生联想 , 认为“热气”与血共存于体内 , 血出多时“热气”亦失 。 “热气”脱失则影响人的生命活动 , 使人处于衰竭状态 。
古代哲人在摄生延命的实践过程中 , 如气功家的练功过程中 , 通过对导引、吐纳等功法的修炼 , 体悟到气再体内上下流动或沿经脉流注 。 再通过联想与类比 , 推测人体内的气如同自然界的云气 , 也不断地升降出入聚散运动 。
古人在观察和体悟人体之气的同事 , 又在观察和推理自然界的云气、风气以及大气的流动和变化 。 观察经验的积累 , 则产生了一个飞跃 , 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可见且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 既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 , 又是天地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根源 。
⑶气一元论的形成
在气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 先秦时期的先哲们抽象出冲气、天地之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自然之气、浩然之气、精气等不同概念 , 但最终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 , 发展为“元气一元论” 。
所谓元气一元论 , 是指以元气作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 即认为元气是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 , 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原始的本原 , 在元气之上 , 没有“道”、“太极”等的存在 。 由于把“气”作为宇宙的最初本原 , 故称“元气” 。 因而凡将气作为宇宙最初本原的哲学思想 , 皆可称为“元气一元论” , 或“气一元论” , 或“气本原论” 。
“元气说”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该书《王道》认为 , 气即是本始之气 , 说:“元者 , 始也 。 ”同书《重政》又指出 , 元气存在于“天地之前” , 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 , 说:“元者 , 为万物之本 。 ”
东汉时期 , 元气思想广为传播 。 张衡主张“浑天说” , 认为“浑天如鸡子 , 天体圆如弹丸 。 地如鸡中黄 , 孤居于内 , 天大而地小 。 ”天地万物由元气产生 , 而元气由“玄”产生 。 《全后汉文·玄图》说:“玄者 , 无形之类 , 自然之根 , 作于太始 , 莫之与先 , 包含道德 , 构掩乾坤 , 橐龠元气 , 禀受无原 。 ”“玄”是万物的最初本原 , 包含天地最大的道德 , 故又称为“道” , 道经过长久的运动 , 产生元气 , 元气是一种未成形的“气体” , 但蕴含万物 , 又称为“太素” 。 可见张衡的元气 , 是一种原始物质 , 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 , 还未发展到“元气本原论” 。
推荐阅读
- 什么是精气学说?精气学说的整体观念
- 怎么提高睡眠质量 打造优质睡眠?这9招你得学会!
- 清洗厕所小窍门 8招让厕所干净如新,爱干净的女人学起来!
- 早上空腹跑步对身体好吗 怎么跑步最科学
- 战绳多少公斤的合适 战绳初学买多长的
- 保护眼睛的方法 不想视力越来越差?这三招你得学会!
- 给宝宝拍照技巧 学好拍照,做最优秀的晒娃狂魔
- 胸肌一次练多长时间 胸肌多久练一次最科学
- 王孟英与温病学说
- 常打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如何学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