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的形成( 二 )


【阴阳学说的形成】 
战国时期 , 阴阳不仅被用于阐发宇宙生成论的思想 , 而且更多地运用在宇宙构成、运行法则方面 。 《管子·四时》明确指出:“阴阳者 , 天地之大理也 。 四时者 , 阴阳之大经也 。 ”《管子·乘马》说:“春夏秋冬 , 阴阳之更移也;时之短长 , 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 , 阴阳之变化也 。 ”认为阴阳变化是宇宙有节律运动的最根本的原理与法则 , 阴阳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 万物的生长收藏也受阴阳的支配“春者 , 阳气始上 , 故万物生;夏者 , 阳气毕上 , 故万物长;秋者 , 阴(阳)气始下 , 故万物收;冬者 , 阴(阳)气毕下 , 故万物藏”(《管子 ·形势解》) 。 《易传》在广泛总结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 , 以阴阳范畴来解说卦象、爻象以及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 , 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 ”的命题 。 这说明先哲们已经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的一种基本规律 , 不但认识到存在于事物内部的阴阳两方面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 还认识到阴阳双方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关系 , 并且运用阴阳双方的这一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 , 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 可以说 , 这时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阴阳学说已经形成 。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 , 阴阳学说被逐渐引入于医学领域 , 并与中医理论中许多具体学术内容相结合 , 熔铸成一体 , 形成了既源于哲学认识 , 又有所不同的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 《黄帝内经》的成书可谓其标志 。
 
综上所述 , 通过对阴阳学说形成的考察 , 可见古代的阴阳范畴 , 是实体、形式、属性的统一 , 也是自然现象、行为义理、宇宙图式的统一 。 阴阳范畴的涵义 , 即可指客体存在的质料或要素;又可指具有冲突、融合、变化功能的实体 , 它们把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形式 , 是一动态结构;还可指一切客体事物所具有的属性 , 属性是表示事物性质的客观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