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简介
湛若水(1466—1560) , 字元明 , 号甘泉 , 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人 ,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大儒 。明弘治五年(1492年) , 湛若水参加乡试考取举人 。后赴新会县拜名儒陈献章为师 , 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面命 , 学识大为长进 , 深得陈的赏识 , 因而成为白沙学说的衣钵传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参加会试 , 中进士第二名 , 先后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嘉靖三年(1524年) , 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 后又历任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 追赠太子少保 。[2-3]湛若水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 , 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 , 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 , 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 , 创立了“甘泉学派” , 终至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 , 与王阳明的“阳明学”被时人并称为“王湛之学” 。湛若水在全国各地创办书院近40所 , 弟子多达数千人 , 遍布大江南北 , 促进了明代心学的发展与繁荣 。湛若水的主要门生有吕怀、洪觉山、唐枢、何迁、蒋信、郭棐、冯从吾等 。[2-3]湛若水在广东境内广设书院扶持后学 , 有力地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进程 ,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4月20日在广州病逝 。著有《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古乐经传》《圣学格物通》《心性图说》《白沙诗教解注》等 , 有《甘泉集》传世 。其事迹见于《明史》《广东通志》《增城县志》等 。[2-3]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