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汉末三国时期,黄权是蜀汉和曹魏的将领,先是效忠于刘备,后来改投曹魏 。他在刘备身边的时候,虽然在后世并不是特别出名,但实际上刘备攻取汉中的主意也都是黄权力劝才让刘备下定决心的,他深知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 。然而他后来却投降了曹魏,这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曹魏满朝欢呼,为什么只有黄权一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文章插图
公元221年,刘备响应群臣的劝进表,以大汉天子自居,在成都正式称帝,与魏、吴正式鼎足而立,三分天下 。
刘备乃汉室宗亲,自公元184年首斩黄巾以来,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在走过37年跌宕起伏的创业人生后,从一个在大街上卖草鞋的小摊贩,而一跃成为蜀汉皇帝,也算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了 。
称帝后的刘备,野心急剧膨胀,遂以东吴强夺荆州,杀死二弟关羽为由,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反对,于公元222年举两川之兵,讨伐东吴 。刘备大军到了夷陵地带,便开始连营扎寨,绵延四十余里,由于战略上的失误,加上过于轻敌,最后中了东吴都督陆逊的火攻之计 。刘备几十万大军顷刻间瓦解,葬身于火海之中,幸亏部下大将奋力死战,刘备才得以安全退往白帝城 。
文章插图
经历夷陵惨败的刘备,从此一病不起,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李严、赵云等重臣后,便在悔恨中离世 。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群臣沉浸于一片痛苦之中,国内局势一度动荡,危机四伏 。
反观曹魏阵营,魏文帝曹丕和群臣听闻刘备死讯后,都拍手叫好,举杯庆贺,并有趁机伐蜀的倾向,但是有一人却闷闷不乐,此人就是曹魏的镇南将军黄权 。黄权本是益州刘璋帐下主簿,可谓忠心不二,且足智多谋,但是并未得到刘璋的赏识与重用 。
文章插图
当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要请刘备入西川以讨伐张鲁之时,黄权以死劝谏说:“刘备有骁勇声名,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又不能容二主 。”
眼见主公刘璋左右犯难之时,黄权加重了语气,继续说道:“万万不可请刘备入蜀,倘若他生异心,则主公就危险了,倒不如紧守边关,静待时局的变化 。”刘璋不听,派谋士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县长 。黄权是一片忠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反受到了贬黜 。
文章插图
结局果然如黄权所料,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发兵攻打益州,各郡县是望风归顺 。黄权寡不敌众,也在投降之列 。经过三年的攻伐战争后,刘璋众叛亲离,率残部投降,随后被刘备迁往荆州公安,并于公元220年病逝 。
刘备收降黄权后,不计前嫌,反对黄权加以重用,封他为偏将军 。黄权自当肝脑涂地,以报刘备知遇之恩 。
公元215年,曹操发大军攻打汉中张鲁,张鲁败逃巴中 。黄权看到了危机,就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巴蜀之地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等于是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 。”刘备听从黄权建议,火速发兵救助张鲁,可是张鲁却憎恨刘备,顺势投降了曹操,随之而来的便是刘备与曹操的一场汉中争夺大战 。
文章插图
在汉中争夺战中,70多岁的老将黄忠毛遂自荐,率部成功斩杀了曹操大将夏侯渊,占领汉中 。曹操兵败后,此后余生再没能踏进汉中半步 。然而后世的人们,却只知道刘备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这些计谋其实都是黄权首先向刘备提出的 。
所以凭良心说,汉中争夺战的第一谋士非法正,而是黄权黄公衡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便大封群臣,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 。黄权就此成为蜀中的高级幕僚,经常替刘备出谋划策 。
文章插图
夷陵之战前,黄权就劝谏刘备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从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请求作为先锋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方坐镇,切不可轻易冒险!”
【刘备死后,曹魏一方为什么只有黄权并不高兴】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反任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偷袭,而自己率大军奔赴江南前线,在夷陵地带连营扎寨,绵延四十余里 。吴国大都督陆逊看出了破绽,使用火攻之计破敌,蜀汉江南前线部队全线溃败 。刘备率领残余部队,仓皇撤退到白帝城,但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因此他只好率部投降了魏国 。
文章插图
蜀国司法部门依照律法,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却替黄权辩护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于是下令不许伤害他的家人,还要妥善安置 。可见刘备在经历夷陵惨败后,是做了自我检讨与深刻反省的,也从侧面看出刘备对人才非常地爱惜,当年“三顾茅庐”就是铁证 。
刘备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把罪责全都推给下属 。所以有世人曾吐槽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也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非常后悔地说道:“悔不听臣相、子龙之言,才导致今天的惨败啊!”
文章插图
大家不妨回想当年官渡之战后,袁绍处置谋士田丰的态度,再和此时的刘备一对比,就能瞬间感觉刘备的人格魅力是如此地高大上 。当年青梅煮酒之时,曹操就明言“袁绍等人都是冢中枯骨,而你刘使君才是当世之豪杰”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现在再来品读,也就不言而喻了 。曹操的那句话可谓点睛之笔,切中要害,他看人、看事的本领可谓高明之至 。
豪杰不光要能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也要有容人之雅量,与部属推心置腹,部属必定为你效死力 。在那个战火纷飞、充斥着阴谋诡计的时代,君臣之间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分,实属极其难能可贵 。而且黄权投降魏国后,并未忘记刘备对自己的恩宠 。魏文帝曹丕曾经问黄权:“你背弃刘备,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
文章插图
黄权义正言辞地说:“我受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定不能降吴,可又无法回归蜀汉,于是前来投降 。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敢效仿古人呢?”可见在黄权心里,刘备是个明主,是值得自己去精心辅佐的,至于投降魏国,实在是迫不得已,也许君臣的缘分就缘尽于此了 。
所以在听闻刘备死讯后,黄权的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 。只不过碍于曹魏群臣之面,黄权不能尽情地表露出来,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先主刘备祈福了 。
推荐阅读
- 正史中三国时刘备的谋士伊籍是怎样一个人
- 刘备是一位奸诈之人么 刘备是个虚伪的人
- 求穿越三国的小说要辅佐刘备的
- 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让刘备三顾茅庐也要请出山
- 如果法正和庞统没死,刘备会托孤给谁
-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掌握曹魏政权,为什么司马懿不称帝
- 刘备是伪君子吗 刘备是伪君子吗,为什么称帝
- 刘备为什么没有派马超守汉中 刘备为什么没有派马超守汉中城
- 刘备为什么这么信任法正 为什么刘备那么信任法正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讲了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