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是药食同源吗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
---------------------------------
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 。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 。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 。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 。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推荐阅读
- 包工头是什么意思
- 南方水产养殖
- 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 蟑螂吃蟑螂吗
- 小麦苗怎么种植 小麦苗如何种植
- 长豆角怎么种植 长豆角如何种植
- 首尔水产市场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什么修辞手法 采得百花酿成蜜用来比喻什么
- 孕妇吃鸡蛋还是鸭蛋好
- m20标准螺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