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习俗活动小暑民间传说
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 。每种习俗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 。你知道小暑节气的习俗活动吗?下面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小暑节气的习俗活动吧 。
小暑节气的习俗活动
1、斗蟋蟀之乐:《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 。”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它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蟋蟀古称“促织”,人们在听到蟋蟀的鸣叫后,常常会为辛劳的织女感伤 。
2、晒书画衣物:小暑适逢六月初六日“天贶节” 。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 。“贶”即“赐”,即天赐之节 。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民间还有:晒书画、衣物等习俗 。传说此日出晒后,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故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
【小暑节气的习俗活动小暑民间传说】3、“吃炒面”与“进汤饼”:旧时有“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 。这是古时六月伏日吃面的演变 。最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盛行 。《荆楚岁时记》中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 。这说明魏晋已后,六月伏日进汤饼,已明确为的是“辟恶” 。
4、小暑尝新:过去民间还有“小暑尝新”习俗,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谚曰“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
5、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
6、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排行十一 。它从7月7日或8日开始,至7月22日或23日结束 。此时正值初伏前后 。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农谚有“小暑交大暑,热的无处躲”的说法,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故农谚又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说法 。小暑,重在理解“暑”字 。在新华字典中“暑”为热,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而是炎热 。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 。古代有个成语就是说小暑的说:寒来暑往 。其实意思就是说小暑、大暑与小寒、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 。小暑是表示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 。
小暑民间传说
1、“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
2、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 。相传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 。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
3、相传这一天是“小白龙”回家的日子 。因为“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失去了行动自由 。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 。“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
推荐阅读
- 大闹飞云浦的原因 武松大闹飞云浦的原因
- 像小蜈蚣一样的小虫是什么虫
- 失信人买到高铁票会被拦下吗
- 猫薄荷和薄荷的区别
- 关于主角是恶魔的完结小说
- 十香菜和薄荷的区别
- 陈竿竿韩烁是什么电视剧陈竿竿韩烁饰是哪部电视剧中的角色
- 幸福的威胁有哪些
- 端午节为什么喝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意义
- 银杏树介绍,银杏树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