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蛇

【金环蛇】金环蛇介绍

【别名】
手巾蛇(《脊椎动物分类学》),金蛇,金包铁,金角带(《广西中药志》) 。
【汉语拼音】
jinhuanshe
【成份】
金环蛇蛇毒含有神经毒和心脏毒素 。此种心脏毒素无溶血作用 。神经毒素的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类似第一型眼镜蛇神经毒 。
【加工采集】
9~10月间捕捉 。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剔去牙齿,鲜用或烘干后用 。
【药理作用】
1.对外周神经的作用,用羟甲基纤维素柱层析从金环蛇毒中分离出门个蛋白组分,其中5个组分是毒性较大的致死成分(4mg/kg腹腔注射可致小鼠死亡) 。在这5个组分中,Ⅻ、XIV是神经毒,Ⅺ、Ⅻ、XV是心脏毒 。神经毒组分Ⅻ能阻断大鼠、小鸡、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突触传递,标本对乙醇胆碱的反应消失,对直接刺激以及对高浓度氯化钾的反应没有减少,神经末梢乙酸胆碱的释放量无显着改变;使蛙腹直肌乙酸胆碱量效曲线平行有移,溴新斯的明可以对抗这种作用 。组分XIV的作用与组分Ⅻ相似 。提示组分Ⅻ、XIV是作用于终极后膜的神经毒 。其后证明组分Ⅸ也能阻断小鸡颈二腹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并使蛙缝匠肌终板电位、微终板电位振幅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失,但不影响微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也不影响肌纤维的静息膜电位 。提示组分Ⅸ也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毒 。后又进一步证明,组分IX与通常的蛇毒突触后神经毒不同,对蛙腹直肌的乙酸胆碱量效曲线呈现非竞争性抑制,在有溴新斯的明存在时,高浓度乙酸胆碱使腹直肌产生相反的效应,对125I标记的眼镜蛇神经毒与电绍电器官膜碎片的结合无显着影响,应用电压固定技术证明,组分Ⅸ能抑制终板电流,最后使其完全消失,且能缩短终板电流的半衰期,增加衰减速率常数α值,对终板电流的平衡电位无显着影响 。提示组分Ⅸ是通过乙酸胆碱受体以外的作用方式产生阻断作用的,作用部位可能在终极离子通道 。2.对心脏的作用大鼠离体心脏加入金环蛇全毒,组分Ⅻ或XV均使心脏挛缩,心脏停止于收缩期,组分Ⅸ对心脏作用较弱,加入心脏1mg后,使心肌挛缩,心脏收缩幅度降低,心律失常 。金环蛇毒对心肌的毒性与眼镜蛇毒相似 。唯对心肌损害出现较迟 。中毒停跳的心脏虽经生理盐水多次冲洗也难以使之恢复跳动 。抗蛇毒血清对已结合于心肌的心脏毒也难起解毒作用 。故有人认为心脏毒素对心肌作用是不可逆的 。3.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坡甲基纤维素一交联葡聚糖C-50(CM-sephadex C-50)柱色谱分离金环蛇原毒得16个峰,其中组分I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原毒及组分VII-XIV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组分Ⅺ对ADP、花生四烯酸A23187,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 68.8μg/ml,10.0μg/ml和6.3μg/ml,但对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无明显影响 。4.其他作用金环蛇全毒、组分XI、XII及XV在5×1O(-5)g/ml浓度时,对小鸡顿二腹肌均表现有兴奋作用,肌肉挛缩,最后痉挛性麻痹 。用全毒、组分XI、XII、XV的1%生理盐水溶液涌入兔眼结合膜囊,全毒和组分XV在滴眼后30min即可见结合膜明显充血水肿,角膜变法;组分Ⅻ滴30min结合膜充则肿;组分Ⅻ起效较慢,滴眼后1h才出现结合膜充血水肿 。组分XV和全毒与豚鼠红细胞分别孵有20min和2h出现完全溶血,而组分Ⅸ和Ⅻ孵育4h未见明显溶血 。麻醉大鼠静注全毒2-3mg/kg,呼吸频率变化不大,后期呼吸变浅,最终停止;血压先有一急促下降,2min左右回升,随后是进行性血压下降 。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不能使血压回升,动物仍因循环衰竭死亡 。静注组分Ⅻ0.4mg/kg,大鼠啊频率及幅度逐渐下降,血压跟随下降,自主呼吸停止后即给予人工呼吸,血压迅速回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大鼠小脑延髓池注入组分Ⅻ之后,未出现呼吸衰竭 。表明其引起的呼吸麻痹是外周性的,对呼吸中枢没有直接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全毒的LD50,为1.49mg/kg,组分XIII的LD50为0.40mg/kg 。注射全毒后,小鼠最初表现为活动及摄食减少,继而呼吸深慢,腹式呼吸明显,最后呼吸更慢且浅弱,嘴唇及尾部显着紫组,大多在5-10h内死亡 。组分XIII的主要中毒症状与全毒相同,大多在2-5h内死亡 。另有报道小鼠腹腔注射金环蛇原毒的 LD50为1.5+/-0.2mg/kg,组分Ⅺ则为8.0+/-1.3mg/kg,其毒性比原毒小得多 。
【功能主治】
治风湿麻痹,手足瘫痪,肿痛 。
【性味】
味咸,性温 。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 。
【宜忌】
如属于血燥筋枯之痹症忌用 。(性味以下出《广西中药志》)
【归经】
入肝经 。
【植物形态】

生境分布:广西 。
【药用部位】
为眼镜蛇科动物金环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
【来自何书】
《广西中药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