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眼藤

【百眼藤】百眼藤介绍

【别名】
爬山虎、五眼子、下山虎、泥藤草、鸡眼藤 。
【汉语拼音】
baiyanteng
【成份】
全株含蒽醌类成分:百眼藤醌(morindaparvin)A[1]、B[2],茜草素-1-甲醚(alizarin-1-methyl ether)[1],光泽定-w-乙醚(luicdin-w-ethyl ether),光泽定-w-甲醚(lucidin-w-methyl ether),锈色洋地黄醌醇(digiferruginol),1-羟基-6-或7-羟甲基蒽醌(1-hy-droxy-6-or 7-hydroxymethyl anthraquinone)和2-羟甲基蒽醌(2-hy-droxymethyl anthraquinone)[2] 。
【加工采集】
夏、秋季采收 。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成分百契藤醌A对BDF;小鼠体内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 。在10mg/(dg·d)剂量下,百眼藤醌A抗小鼠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的T/C(治疗动物生存/对照动物生存率)为129%[2] 。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百眼藤醌A和从百眼藤中新分离出的百眼藤醌B抑制P388淋巴细胞白敌国病组织细胞生长的ED50分别为1.85μg/ml和10.5μg/ml,抑制鼻咽癌(KB)细胞生长的ED50分别为10μg/ml和4.0μg/ml 。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化湿 。治消化不良,腹泻,大便秘结,感冒咳嗽,跌打扭伤,腰肌劳损 。
【性味】
甘,凉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
【归经】
肺经
【植物形态】
小叶羊角藤
藤状灌木 。茎黑褐色,嫩枝被柔毛 。叶对生,纸质,椭圆状矩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0.8~3厘米,先端钝或短锐尖,除背脉腋内有束毛外两面均秃净;托叶膜质,草黄色 。头状花序顶生,具短柄,由2~6个合成一伞形花序;花白色或绿白色;花萼合生;花冠管极短,裂片矩圆状披针形 。果球形,熟时红色 。花期夏季 。
生于山野灌丛中 。分布我国南部 。
【临床应用】
治疗支气管炎、百日咳
用百眼藤1~2两(百日咳用1两,加糖少许),水煎服,每天1次 。试治支气管炎500余例,有一定的镇咳效果;试治百日咳6例,全部治愈 。
【药用部位】
为茜草科植物小叶羊角藤的根、茎 。
【来自何书】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