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疱病的原因


新生儿脓疱病的原因

文章插图
新生儿脓疱病的原因
大多数婴幼儿出现新生儿脓疱病的原因是细菌 , 即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现在 , 宝妈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脓疱病发病的具体原因吧!
【新生儿脓疱病的原因】 新生儿脓疱病又称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病或新生儿天疱疮 , 为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以大疱为主的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 , 发病急剧 , 传染性强 。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 , 好发于臂部、四肢、手足、颜面等部 。
患有新生儿脓疱病的宝宝大多数是由凝固酶阳性 , 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传染所致 。这是因为婴儿皮肤细嫩 , 抵抗力弱 , 且新生儿初次接触细菌 , 对细菌特别敏感 , 再加上用布包裹 , 天热多汗 , 使局部皮肤温度 , 而且湿度较高 , 皮肤易受浸渍 , 于是就给了化脓菌侵入和繁殖造成良好条件 。一般来说 , 新生儿脓疱病的致病菌多来自带菌医护人员或患儿母亲 , 主要通过接触方式传播 。然而新生儿皮肤娇嫩 , 免疫功能不全 , 对细菌特别敏感 。因此在婴儿室 , 哺乳室中 , 一旦发现此病 , 必须严格消毒和隔离 。
新生儿脓疱病的表现
当宝宝出现新生儿脓疱病时 , 其症状大多表现在宝宝的手上、大腿和脸上 , 有时宝宝的屁屁上也会有 。那么除了这些 , 新生儿脓疱病的表现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当宝妈发现宝宝的脸上或手臂上的小红点符合以下描述 , 那宝宝就很有可能患了新生儿脓疱病 , 需要马上隔离治疗 。这些红色的斑点开始为针尖大至豆大的红色斑点 , 其上迅速出现水疱 , 水疱迅速扩大 , 由豌豆到核桃大或是更大 , 疱周围有炎性红晕 , 疱膜较雹易破 , 1~2天后 , 大疱内液体变浊 , 或是疱底先有些黄色脓液 , 但整个大疱多数会化脓 , 起初大疱很饱满 , 随后不断扩大而松弛 , 疱膜破裂后 , 露出潮红、光滑的糜烂面 , 然后结成薄痂 , 别处又可出现大疱 , 可成片糜烂而像一般的天疱疮 。其多半发生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 , 也可广泛发生于躯干和四肢 , 而掌跖常无损害 , 有时损害也发生在黏膜上或波及手指而引起化脓性甲床炎或甲沟炎 。
另外 , 宝妈要注意了 , 本病开始阶段全身症状不明显 , 随病情进展 , 可出现发热、腹泻、肺炎、肾炎 , 脑膜炎甚至败血症等 , 导致患儿死亡 。
新生儿脓疱病的治疗
因为新生儿脓疱病是很常见的一种多发于新生儿的传染性强的疾病 , 所以新生儿脓疱病的治疗很重要 。
新生儿脓疱疮为新生儿常见的 , 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 , 一种以皮肤大疱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 , 发病急剧 , 传染性强 , 必须特别重视 。
一般来说 , 要先给宝宝进行血、尿常规检查 , 取脓液或渗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 如怀疑有败血症时 , 应作血培养 , 新发水疱内容物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 。待确认是新生儿脓疱病时 , 要注意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卫生 , 并且立即隔离 , 并对婴儿室、患儿的衣物等进行消毒 。另外 , 要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 , 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新型青霉素Ⅱ、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拉定 , 红霉素等 。然后紧接着就是局部治疗 , 在无菌情况下 , 剪除已破的疱膜 , 湿敷或清洗创面 。其常用药物有1/8000高锰酸钾溶液、0.05%依沙吖啶溶液、0.1%苯扎溴铵溶液 。如果是创面清洁无脓液者可外敷1%新霉素软膏 。但是如果宝宝属于创面清洁有脓液可酌情外敷脓疱疮泥膏 , 或用红霉素软膏、新霉素软膏、杆菌肽软膏等 。
新生儿脓疱病的预防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皮肤幼嫩 , 很容易被伤害 , 而新生儿脓疱病就多发于炎热的夏季 。可见 , 新生儿脓疱病的预防方法对于宝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
首当其冲 , 严禁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及家属接触新生儿 , 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婴儿室 。而且当发现患儿时应立即隔离 , 并且注意新生儿清洁卫生 , 患儿尿布、衣被要经常消毒 , 婴儿室内注意通风散热 , 定期消毒 。
此外 , 因新生儿皮肤柔软 , 表层角质很薄且易脱落 , 局部防御能力差 , 稍有微小损伤 , 极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脓疱疮 。另外 , 其发病与局部闷热潮湿导致细菌继发感染有密切关系 。所以 , 宝妈最好常帮宝宝洗手且勤剪宝宝指甲 , 避免因搔痒抓破皮而感染 。在护理新生儿前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 新生儿要勤洗澡 , 勤换衣服 , 衣服要柔软 , 避免皮肤损伤 , 而且不要让孩子过热 , 夏天室内要通风 。给宝宝每次洗澡后要注意拭干颈部、耳后和腋下等部位 , 既保持新生儿皮肤干净又保持相对干燥 。千万要注意的是天热时不要包得过严 , 扎得过紧 , 以免出汗多、潮湿而诱发脓疱疮 , 同时可避免新生儿闷热综合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