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的耍法有多种 , 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 , 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 , 侧重于动作表演 , 金龙追逐宝珠 , 飞腾跳跃 , 时而飞冲云端 , 时而入海破浪 。非常好看 。
文章插图
舞龙的文化内涵-舞龙的风俗
舞龙的文化内涵
【舞龙的文化内涵-舞龙的风俗】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物 , 黄帝一统天下后 , 从各个氏族各自的图腾动物身上取其某一部分 , 根据想象用熊头、马嘴、蛇体、鹿角、鱼鳞、虎掌、鹰爪、蚩尤尾综合而成的 , 称黄龙 , 体现各部族融合、团结的象征 。并且黄帝凭借神龙升天 , 民间便把黄帝与龙视为一体 。原始时期华夏各族盛行图腾崇拜 , 轩辕一脉以龙为部族象征 , 久而久之 , 国人都自以为是龙的传人 。
舞龙是远古龙图腾崇拜的遗存 , 其原始形态是人们排成逶迤的队形 , 模仿龙的动作 , 舞动行进 。这种活动称为“舞雩” , 含有祭龙、祈雨、祝祷年成等多项内涵 , 因古人的心目中 , 龙是主风雨、主谷物的神灵 。《论语·先进》:“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因知这种活动在春秋时已经流行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载有汉代舞龙祈雨之事 , 汉代画像石上也有舞龙场景 , 可见汉代的舞龙是先秦“舞雩”的发展 。当代农村中的舞龙活动 , 率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 , 其民俗信仰与上古的“舞雩”仍旧是一脉相承的 。
龙是中华始祖黄帝的象征 , 更是中华民族的图徽 , 是力量的化身 , 龙灯也就寓意着向黄帝“乞侗 , 希望自己的家里出一个“龙子”!这样 , 在各地的舞龙活动中 , 常有一些和“龙侗相关的程式、讲究、说词 。
舞龙的风俗
“舞龙”也叫“龙灯舞” , 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 。从春节到元宵灯节 , 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 , 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 ,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 , 以求得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
舞龙活动主要道具是“龙” 。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 , 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 , 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 , 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 , 不宜舞动 , 主要是用来观赏 , 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 , 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还有一种“火龙” , 用竹篾编成圆筒 , 形成笼子 , 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 , 内燃蜡烛或油灯 , 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 , 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 , 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 , 侧重于动作表演 , 金龙追逐宝珠 , 飞腾跳跃 , 时而飞冲云端 , 时而入海破浪 。非常好看 。
舞龙的简介
传说 , 在很早以前 , 东海龙王得了病 , 腰酸心里疼 , 浑身还发痒 , 特别难受 。请遍了龙宫里的龙医 , 结果谁也没有给它把病治好 。龙母就让龙王到民间探访名医 。名医有位名医医术高超 , 果然医好龙王的玻作为答谢 , 龙王问其有何愿望 , 名医告诉龙王家乡发大水的事情 , 希望龙王能改善这一情况 。龙王爽快的答应 , 此后此地果然风调雨顺 。就这样 , 每逢过年 , 人们都要做些大龙 , 敲着鼓 , 打着锣 , 高高兴兴到街上去舞龙 。以后 , 形成习惯 , 舞龙就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
中国传统以农业为主 , 农民对龙更具有特殊的感情 , 自古以来 , 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了解 , 人们想象天空云中和海中都有龙 , 而龙是管雨水的 , 舞龙是为祈祷龙神 , 保佑风调雨顺 , 四季丰收 。这样 , 在一年之首的元月份 , 舞龙灯便包含了庄稼人美好的愿望而长期流传下来 。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 , 龙灯的种类也真不少 , 用稻草扎的是草龙 , 竹子扎的是篾龙 , 布缝的是布龙 , 还有用长板凳接起来的叫板凳龙 。从颜色上看:有黄龙、赤龙舞龙灯、青龙等 。舞龙的动作就更多了:双龙戏珠、大龙卷小龙、小龙穿大龙、双龙盘旋 , 又分又合 , 始终不打结 。如今舞龙也登上国际舞台 , 成为外国人眼中中国特有的文化 , 人们都在感叹其表演壮观之景 。
推荐阅读
- 压岁钱的风俗-压岁钱的文化内涵
- 贴春联的来历-贴春联的文化内涵
- 低糖的水果有哪些
- 踏青的风俗-踏青的文化内涵
- 守岁的文化内涵-守岁的风俗
- 杀猪菜的文化内涵-杀猪菜的做法
- 扫墓的文化内涵-扫墓的风俗
- 赛龙舟的风俗-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 滇国古陶较有代表性的是
- 年夜饭的风俗-年夜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