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多数人,不难回忆起儿时对鸡肉的向往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年能吃上两三次鸡肉,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在1960年,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耗28磅鸡肉(1磅大约454克)、60磅猪肉和65磅牛肉 。到了2006年,鸡肉的人均年消耗量增加到了87磅,牛肉持平,而猪肉则下降了一些 。
鸡肉之所以得到如此青睐,最重要的原因是价格优势 。相比于四十多年前,美国的食物总体价格增加了近6倍,而鸡肉则只增加了2倍多 。现在,美国很多超市里的整鸡每磅不到一美元,比多数蔬菜要便宜 。此外,与猪肉、牛肉、羊肉这样的“红肉”相比,鸡肉被认为在营养方面更为优越 。物美价廉,自然也就更受欢迎了 。
为什么美国的鸡肉如此便宜呢?
首先,从“长肉”的角度说,鸡的效率更高 。如果我们把禽畜当作一个“生物反应器”——作用是把谷物和草等饲料转化成肉,那么就可以用“转化效率”来比较不同的禽畜 。蛋白质是肉中最受关注的成分,所以人们经常用多少公斤谷物生产一公斤肉、或者用多少植物蛋白转化成了动物蛋白来进行比较 。不同学者采用的模型和数据略有不同,得到的效率具体值也略有不同 。一组典型的结果是:得到1公斤牛肉、猪肉和鸡肉,所需要的谷物分别为7公斤、4公斤和2公斤;而牛、猪和鸡,把植物蛋白质转化为动物蛋白质的效率分别为6%、9%和18% 。也就说说,在常见的肉中,鸡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牛的表现最差 。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平均估算 。同一种动物,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饲料、不同的养殖方式,所得到的效率相差也非常大 。“有机”“传统”的养殖方式,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要低得多 。除了不到2%的“有机鸡”“走地鸡”,美国基本上都是大规模的“肉鸡” 。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方面,肉鸡的优势是其他肉望尘莫及的 。美国对于“有机鸡”“走地鸡”要求不是很明确,我们不妨来参考欧盟的规定: “有机饲养”,每只鸡的活动空间大于2平方米,生长期大于81天;“走地鸡”分别是1平方米和56天;而“肉鸡”,每平方米可以养15到20只,生长期一般在6周之内 。
除了“肉鸡”的养殖方式,规模大也是美国鸡肉成本低廉的原因 。全美国只有2万个左右的养鸡场,每年生产近90亿只鸡 。一个中等规模的鸡场,每年出产40多万只,只需要一个家庭来经营 。这些养鸡场绝大多数只是鸡肉产销链上的一环,由经销公司提供鸡崽和饲料,而鸡农付出场地、劳动、电、水等等 。因为规模大,每只鸡的养殖费用低到了20-30美分,鸡农依然能够接受 。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样生产出来的鸡肉,已经不是心目中的“鸡肉”了 。在“鸡肉的味道”上,它确实不如传统的鸡 。鸡肉的香味很大程度上由其中的“呈味核苷酸”决定,而“劲道”“有嚼头”则是由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决定 。这些决定风味和口感的成分跟鸡的生长期有关 。生长时间越短,“鸡味”越淡,也越嫩 。不过这些影响风味口感的成分跟营养没有什么关系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看,肉鸡的肉依然是优质的食物 。
在世界上,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东西是很少的 。肉鸡的生产方式,自然也有饱受争议的地方 。它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是鸡舍很拥挤,必然导致空气质量很差,排放气体中高浓度的氨对于鸡的眼睛和呼吸道都容易造成损伤 。而大量的鸡挤在一起,也容易导致和传染疾病,因此又不得不使用抗生素 。现在抗生素的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它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争论一直不息 。
这些技术上的问题还能通过技术改进来解决,动物福利方面的批判则使问题更加复杂 。比如,为了避免鸡之间互相争斗,会剪去它们的尖嘴 。因为光吃不动,它们的身体快速生长而鸡腿纤弱,以至于无法承担自身的重量 。此外,缺乏运动还影响关节和心脏方面的健康 。说得极端一点:肉鸡不是健康的动物,而只是超负荷运转的 “鸡肉生产线” 。对于“敬畏自然”“尊重动物生命”的动物福利者,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
但,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现实 。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也想吃更多的肉 。目前,中国人平均每年消费的鸡肉不到10公斤 。相对于二三十年前,是很大的改善了 。但如果要达到美国的消费水平,鸡肉的产量差不多还需要增加4倍 。按照“传统”的养鸡方式,我们的自然资源如何能够承担呢?
拿 “有机”“传统”鸡跟肉鸡“单挑”,是没有意义的 。作为个人,我们当然可以多赚钱,去买生产成本高的“好吃”的鸡肉 。如果从全社会的高度来看,不提高鸡肉的生产效率,就只能有一部分人能够吃上 。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把问题简化一下:
一个有100人的村子,除了修路、盖房子、种粮食、建游乐场所之外,只能有一小块地的土地用来养鸡了,比如10平方米 。按照欧盟的标准,如果养“有机鸡”,一年可以养出20只;养“走地鸡”,一年可以养出60只;养“肉鸡”,一年可以养出1000只以上 。如果你是村里的首富,或许有能力把那20只有机鸡全部买下,让其他人看着你吃 。但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你是去追求每年只能吃到几块“好吃”的鸡肉呢?还是选择吃10只“味道没那么好”、但是营养没什么差别的肉鸡?
现在的肉鸡生产方式远非完美,甚至可以说从技术到产业都存在许多问题 。不过,这些缺陷可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来逐渐改进 。对于消费者,除非满足于儿时每年吃几次鸡肉所得到的那种“幸福”,否则,沉湎于“以前的鸡肉”,跟怀念30年前一辆自行车带来的欣喜,并无二致 。
作者简介:
云无心,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士、生物化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 。目前在美国从事食品原料的研发工作 。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周刊》《读者·原创》《广州日报》《时尚育儿》等媒体上开设有个人专栏 。出版了个人文集《吃的真相》《吃的真相2》,以及四人合集《宝贝别怕》,也是科学松鼠会合集《冷浪漫》的作者之一 。
(责任编辑:王健淇)
【肉鸡与土鸡的营养价值无差】
推荐阅读
- 金凤花的功效与作用
- 红尾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金心胡颓子的功效与作用 金心胡颓子的栽培要点
- 鹿角蕨的功效与作用
- 海藻糖的功效与作用
- 艳凤梨的功效与作用
- 结香花的功效与作用
- 睫穗蓼的功效与作用
- 龙柏的功效与作用
- 黄荆子枕头的功效与作用 黄荆子枕头的副作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