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徒饮茶历史

《晋书·艺术传》记载 , 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 , 不畏寒暑 , 昼夜不眠 , “叫R镇守药数丸 , 大如梧子 , 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 , 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 , 茶苏即此类 。佛教初传中国 , 国人多视之为神仙方术一类 。而当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 , 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 。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 , 提神益思 , 驱除禅修中的昏沉 , 同时也为了养生 , 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 。而正是这种需要 , 两千年来 , 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在寺院普及是在唐代 , 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 , 并影响及于社会 。《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 , 北方初不多饮 。开元中 ,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 , 大兴禅教 。学禅务于不寝 , 又不夕食 , 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 , 到处煮饮 , 从此转相仿效 , 遂成风俗 , 自邹齐沧棣 , 渐至京邑城市 , 多开店铺 , 煎茶卖之 , 不问道俗 , 投钱取饮 , 其茶自江淮而来 , 舟车相继 , 所在山积 , 色泽甚多 。”
【佛教信徒饮茶历史】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 , 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普及 。唐大中三年(849) “东都进一僧 , 年一百二十岁 , 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 , 僧对曰“臣少也贱 , 素不知药 , 性本好茶 , 至处惟茶是求 , 或出亦日遇百余碗 , 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