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陈艾可以治愈那些时间长的顽病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艾草就有了认知 , 《诗经》载有:“彼采艾兮 , 一日不见 , 如三秋兮 。”但当时是将其作为祭祀之物来用的 , 后来才发现了其药用价值 , 《孟子》中有“七年之病 , 求三年之艾”的记述 , 大意是多年的陈艾可以治愈那些时间长的顽病 。  到了两汉、两晋 , 艾草入药更多地出现在药典古籍中 ,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给出了具体的预防瘟疫的方法:“以艾灸病人床四角 , 各一壮 , 令不相染 。”《本草纲目》载:“艾以叶入药……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 亦常用于针灸 。”因为这棵普通的小草具有这般神奇的力量被称为“医草” 。  不少国家对中医药的了解是从针灸开始的 , 在国际上针灸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医药 。《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 , 生温 , 熟热 , 纯阳之性 , 能回垂绝之阳……以之灸火 , 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这段话阐述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要保证针灸中的“灸”的疗效就离不开艾草——“灸”其实就是利用艾绒来点燃了放到穴位上进行治疗 , 离开艾草就难以达到“灸”的效果 , 这直观地体现了艾草的特殊价值 。  中医认为艾草苦燥辛散 , 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 , 为妇科要药 。”《本草纲目》也载:“艾叶能灸百病 。”这与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的相一致:艾草里含有一种天然香味的芳香油 , 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 有平喘、镇咳、祛痰功效;可以止血凝血、护肝利胆以及抗过敏等 。  除了在药学理论上的论述之外 , 艾草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也很多 。艾叶被乡村医生视为低廉易取、可避邪防疫、驱蚊治病、抗菌抗病毒的药物 , 常被用来预防瘟疫等流行性疾病 。艾叶煮水可以治疗疥疮等皮肤病 , 祛湿止痒;熏洗皮肤可以治疗湿疹 , 减轻瘙痒;艾草洗浴可以美容健体 , 促进气血流通 , 改善新陈代谢;盛夏在室外乘凉或野外过夜 , 可以点燃艾草熏蚊驱蝇 。有人利用艾草保健养生的特点 , 将艾草洗净晒干做成枕芯 , 既防蚊虫又防疾病 。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 , 艾草含有较高的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 , 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材 , 既可以做成青团、糍粑、炒饭、饺子 , 也可以用来泡茶、入菜、做汤、煲粥等 , 不仅解饥解渴又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  许多地方都有端午节在门前挂艾草、用艾叶煮鸡蛋的习俗 , 这并不是迷信 , 而是一种经验的总结 。这个时段艾草药性最好 , 挂在门前可以避邪驱蚊赶虫 , 艾草煮鸡蛋可使眼睛明亮、少患眼病 。正是在这一年又一年的习俗中 , 中医药得到了发扬传承 。(韦钦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