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医是如何防治手足口病的

每年的晚春都有各种病毒肆虐 , 手足口就是常见的一种 。去年4月 , 正是手足口病高发的时候 , 门诊上天天都挤满了带孩子来就诊的家长 。有的家长对手足口的认识比较客观 , 也比较科学 , 但是也有很多家长 , 不能科学地看待手足口病 , 总是过于轻视或者矫枉过正 , 这样便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恐慌 。其实 , 手足口是很常见的小儿传染性疾病 , 每年春末夏初开始发病 , 持续到七八月份 。因为北方的春天较短 , 近几年春季气温回升较快 , 很多初夏才大规模滋生的病毒都提前侵袭人群了 。所以 , 手足口病也成了晚春时节家长要重点防御的传染病 , 家长要做到科学认识 , 积极预防 。
现实中很多妈妈不能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 盲目的将分布于手、足、口部位的皮疹认为是手足口病 , 甚至将单纯的蚊虫叮咬都列入其中 。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宝宝患病要如何处理呢?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小儿手足口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 下面 , 针对妈妈们关心的问题 ,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手足口的发病症状、病程以及一些防护措施 。现在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医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
中医理论认为 , 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 。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 , 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 , 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 , 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 , 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 。
诊治6方法
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 , 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 , 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等 。发病后期 , 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 , 可以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
西医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 , 相比较而言 , 中医治疗本病更具特色且素有成效 。针对宝宝比较多见的症状 , 给妈妈们介绍几个小方子 , 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1、如果孩子以手足疱疹为主 , 可用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车前草15克、浮萍15克、黄柏10克 , 水煎外洗疱疹处 。
2、如果孩子以口腔疱疹为主 , 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 , 任选一种 , 涂擦口腔患处 。
3、如果孩子出现口腔溃疡 , 疼痛明显伴有烦躁、哭闹、大便秘结 , 可以用银花15克、淡豆豉9克、竹叶10克、清茶少许 , 煎水代茶饮 。也可服用黄栀花口服液 , 每次5~10毫升 , 一日2~3次 。
4、出现牙龈红肿者 , 可用板蓝根、黄苓、白藓片、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
5、手足红肿明显 , 可用黄苓、黄连、丹皮、板蓝根、白藓片、地肤子、忍冬藤、红花煎水清洗患处 。
6、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不振 , 不必强制进食 , 可以试一下荷叶薏苡粥 。取鲜荷叶一个 , 洗净切碎 , 取薏苡仁20克、大米适量 , 加水适量煮粥食用 。
另外特别指出 , 手足口病大多以发热起病 , 在宝宝发热时不可急于退热而给宝宝使用激素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 , 使用激素抑制了孩子的免疫力 , 却不能清除病毒 , 会导致病情加重 , 甚者可能会使宝宝出现生命危险 。
科学预防6细节
虽然要做到绝对的预防手足口病很难 , 但是为了宝宝的健康 , 妈妈们还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 以减少宝宝感染的几率 。
1、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 , 避免病从口入 。教育宝宝饭前便后洗手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宝宝的饮食宜清淡 , 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 , 以免肠胃“疲劳” 。
2、生活注意
注意宝宝的休息 , 防止过度疲劳 , 降低机体抵抗力 。
3、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季节不带宝宝到人多的场所 , 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大人可能携带病毒 , 回家要洗手漱口 , 以免传染宝宝 。
4、定期消毒
对宝宝的玩具、毛巾、水杯等定期煮沸消毒 , 衣物置阳光下暴晒 , 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 还要注意定期消毒 。
5、药物预防
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 儿童一次0.05克 , 一日3次 。
柴黄颗粒 3岁以下儿童一次半袋 , 一日2次; 3岁以上儿童一次1袋 , 一日2次 。
6、食疗预防
荷叶粥 用鲜荷叶2张、白米50克 , 将荷叶切碎 , 煮粥食用
竹叶粥 用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 , 加少许糖 , 煎饮用;
印花蝉衣饮 用印花15克、蝉衣3克 , 清茶少许 , 煎水饮 。
【看看中医是如何防治手足口病的】其预防方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5字方针“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另外可以多带宝宝在空气流通、人又不多的室外 , 晒太阳也是消灭病毒的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