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科学退烧护理小技巧

六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生病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 。为此,家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 。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下面,育儿网小编教各位家长朋友们如何采取科学退烧护理小知识 。
方法1.小儿发烧的物理降温法:a 35%酒精擦浴;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 。b 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 。c 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d 冰袋冷敷;e 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
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最易发生的症状 。年轻的新妈妈没有经验,一看到宝宝的小脸红红的、摸摸手心热热的、额头烫烫的,用体温计一量:38℃,就带着宝宝急匆匆地赶往医院 。下面教你几个及早发现宝宝发烧的小方法,让你在处理宝宝发烧的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
1摸: 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 。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烧,你就马上能“摸出” 。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
2看: 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 。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
3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 。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烧 。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
TIPS: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情况
发现宝宝发热时,不要手足无措,应先弄清宝宝是病理性发热还是生理性发热,再做出正确的处理,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是:
* 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宝宝 。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
* 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 。
【六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科学退烧护理小技巧】 * 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暖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 。
* 如果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注意观察即可 。
小提醒: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
宝发烧别吃荤,多吃素: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 。唾液分泌,胃肠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 。所以当儿童发烧时,父母不要给他们准备肉、蛋类等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 。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 。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 。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 。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 。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 。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 。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