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草

【灯笼草】灯笼草介绍

【别名】
爆卜草、灯笼泡、鬼灯笼、打卜草、水灯笼草、苦灯笼草、荷卜草、打额泡、天泡果、响铃子、地灯笼、母炮草、炮仔草
【汉语拼音】
deng long cao
【成份】
根含有机酸、氨基酸、黄酮甙、酚类及糖类 。叶含绿原酸 。果实富于胡萝卜素,含水分89.55%、氮2.01%、脂肪0.28%、糖类3.51%、纤维素0.69%、灰分0.78%、有机酸0.56% 。果汁中每100毫升含抗坏血酸40毫克,胡萝卜素类2.6毫克 。果壳含氯化钾、柠檬酸钾、植物甾醇,又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饱和脂肪酸 。此外尚含0.03%无定形的甙,鞣质、还元糖 。
种子含6.28%的半干性油,其组成中有反油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但末找出亚麻酸;又分离出一种甾醇 。
【加工采集】
夏、秋采收 。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长25-60cm 。茎略呈扁方柱形,具棱,表面灰黄白色或灰青色,密被白色茸毛 。叶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长2-5cm,宽2-3c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微心形,近全缘或有不规则疏粗齿,暗绿色或黄绿色,两面被白色茸毛;齿长叶柄 。叶依处具膨大似灯笼状的花萼,有的已压扁,长约2.5cm,宽约2cm,淡黄绿色,薄纸质,半透明,被有柔毛,内有暗黄绿色奖学金果,近圆形,直径约1cm 。气微,味甘、基 。以全草幼嫩、色黄绿、带果宿萼多者为佳 。
【药理作用】
抗癌及抗微生物作用:灯笼果叶提取物可使移植艾氏腹水癌的动物存活期延长70%,宿萼提取物能延长60%,茎提取物能延长30%,根提取物能延长10% 。这些部位的乙醇提取物体外试验如有抗微生物活性,其中叶提取物作用最强 。
【功能主治】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 。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 。
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 。治腹胀,睾丸炎,疝气 。"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 。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 。"
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 。外洗治天疱疮 。"
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 。"
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
【性味】
味苦;性凉
①《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微甘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
【归经】
归经_肝经
【植物形态】
灯笼草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茎直立或披散,上有细棱,具短毛 。单叶互生,或2片聚生;卵圆形至矩圆形,长3.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略呈心形或斜偏,边缘浅波状或有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脉上均被短茸毛,下面较密;叶柄长7~25毫米,被短茸毛 。花单生于叶脓;花梗长4~5毫米,具短茸毛;花萼绿色,钟状,5浅裂,径3~4毫米,表面有5棱,具短茸毛;花冠黄色,短筒状,长约5毫米,5浅裂,裂片圆形,喉部内面带紫色;雄蕊5,花丝黄色,药蓝紫色,超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浅黄色,柱头绿色,圆形 。浆果圆形,直径约1厘米,黄色;宿萼在结果时膨胀成灯笼状,包围在浆果外面,但与果分离 。花期6~7月 。果期9~10月 。
生于田间、路旁、村边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市 。
【药用部位】
为茄种植物灯笼草的全株 。
【来自何书】
《陆川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