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能不能增加弹跳力?

跳绳 , 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 。这种游戏唐朝称“透索” , 宋称“跳索” , 明称“跳百索”、“跳白索”、“跳马索” , 清称“绳飞” , 清末以后称作“跳绳”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 , 南宋以来 , 每逢佳节都跳绳 , 家家户户都要比赛 。跳绳是老少皆宜的运动 , 那么问题来了 , 跳绳能不能增加弹跳力?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
源跳绳活动源远流长 。当女娲“乃引绳在泥中 , 举以为人”时 , 绳子便伴随着人类一起生活了 。古人拿绳子来记事 , 也用它来捆扎收获的农作物 , 或拴使牛马、捆绑猎物等等 , 绳子成了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因此 , 跳绳可能源于原始的农事、狩猎或军事活动 。明代小说《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使用了“跳马索”和“跳百索”两个名字 , 指的都是跳绳 。但是 , “跳马索”却给了我们探究跳绳起源的启示 , 即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绊马索” 。古人也许是受军事活动的启发 , 在绊和避绊的军事训练中 , 改骑马跨越绳子为单人跃绳而过 , 由此不断演变 , 最终成为各种各样的跳绳活动 。最早出现的跳绳史料是汉代画像石上的跳绳图 , 证明至迟在汉代已经有了跳绳活动 。《北齐书·后主纪》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游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 , 拂地而却上 , 跳且唱曰:‘高末’ 。
【跳绳能不能增加弹跳力?】高末之言 , 盖高氏运祚之末也 。”北齐皇帝高姓 , “高末”谓齐将消亡 。这本是作为谶言而记载的一件事 , 却给我们留下了儿童跳绳游戏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并且 , 这种单人“跳且唱”的方式 , 也为后世跳绳方式奠定了基础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飞百索”的记载:正月十六日 , 群儿以长□丈许 , 两儿对牵 , 飞摆不定 , 若百索然 。群儿乘其动时轮跳 , 以能过者为胜[1] 。这里的飞百索 , 正是后来的跳绳游戏 。
魏晋以后 , 历代都有跳绳活动的记载 。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境异》:“八月十五日 , 行像及透索为戏 。”可见 , 唐代不仅有跳跃穿过绳索的游戏 , 还将这种游戏命名为“透索” , 使跳绳活动开始有了专门的名称 。南宋以后 , 跳绳活动发展为杂技百戏 , 还有了“跳索”的名称 。宋吴自牧《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记载:“百戏呈拽 , 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踢磐瓶、筋斗之类 。”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自早呈拽百戏 , 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 。”从唐代的“透索” , 到南宋的“跳索” , 跳绳的名称更为形象而具体了 。辽时 , 儿童跳绳也很流行 。宣化辽墓中的“幼儿跳绳图”发现于一区的张匡正墓中 , 绘在后室木门之上半圆形堵墙正面 。画面内容表现的是三个儿童的跳绳游戏 , 左右两个小童弓身曲腿 , 用力摇摆一根长绳 , 中间一个赤膊小童屈膝张臂 , 轻快跳跃 , 构图精巧[2] , 是非常宝贵的跳绳文物 。
综上所述 , 为大家普及了一下跳绳的历史 , 希望大家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好啦 , 希望上述的内容大家看了都有一定的领悟和作用 。大家是不是都知道了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