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汝曹闻人之过译文说理技巧 吾欲汝曹闻人之过译文


吾欲汝曹闻人之过译文说理技巧 吾欲汝曹闻人之过译文

文章插图
吾欲汝曹闻人之过译文为: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 。
出处:出自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 。
原文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两汉〕
援兄子严、敦 , 并喜讥议 , 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 ,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 , 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 , 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 , 妄是非正法 , 此吾所大恶也:宁死 , 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 , 所以复言者 , 施衿结缡 , 申父母之戒 ,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 , 口无择言 , 谦约节俭 , 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 , 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 , 忧人之忧 , 乐人之乐 , 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 , 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 , 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 , 犹为谨敕之士 , 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 , 陷为天下轻薄子 , 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 , 郡将下车辄切齿 , 州郡以为言 , 吾常为寒心 , 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
译文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 , 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 , 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 , 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 , 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 , 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 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 , 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 , 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 , 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 。就像女儿在出嫁前 , 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 , 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 , 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 。谦约节俭 , 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 , 敬重他 , 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 , 很有正义感 , 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 , 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 , 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 , 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 , 敬重他 , 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 , 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 。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 , 那就成了纨绔子弟 。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 , 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 , 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 。我时常替他寒心 , 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
创作背景
【吾欲汝曹闻人之过译文说理技巧 吾欲汝曹闻人之过译文】汉代士人生存环境的险恶与变幻莫测使人时刻保持戒惧状态 , 谦虚、谨慎以求保全自我 , 从而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因此 , 汉代士人们把这种戒惧意识在诫文中转化为对修身养德的强调 。此封家书就是经典事例 。更可贵的是 , 马援写这封家书给严敦二侄时 , 正是他率军远征交趾的时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