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性微寒更为妥当

    《中国药典》记载枸杞子:味甘、性平 。归肝、肾经 。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用于治疗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但本人结合文献分析认为,枸杞子性微寒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本经逢源》记载:“枸杞子味甘色赤,性温无疑……安有味甘色赤,形质滋腴之物,性寒之理 。” 认为枸杞子为五味中的甘,颜色为红,必定四性属温 。《本草求真》载:“今人因见色赤,妄谓枸杞补阳,其失远矣,岂有甘润气寒之品,而尚可言补阳耶?若以色赤为补阳,则红花、紫草其色更赤,何以不言补阳而曰活血?呜呼!医道不明,总由看书辨药,不细体会者故耳;试以虚寒服,此不惟阳不能补,且更见有滑脱泄泻之弊矣,可不慎欤 。”可见以药物颜色定性味说不可信 。      《医学衷中参录》曰:“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 。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服有益,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 。”《本草经解》云:“枸杞子气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注解此药时写道:“枸杞虽为益阴除热之上药,若病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须先治其脾胃,俟泄泻已止,乃可用之 。”此乃因畏其性寒,更伤脾胃,正如此文所言:“枸杞感天令春寒之气,兼得乎地的冲气,故其味苦甘,其气寒而其性无毒 。”《本草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者慎用 。”由枸杞多服可导致泄泻的副作用来看,其性属寒凉无疑 。      近现代名医张锡纯说:“枸杞子……而愚则谓其性决不热,且确有退热之功效 。愚自五旬后,脏腑间阳分偏盛,每夜眠时,无论冬夏床头置凉水一壶,每醒一次,觉心中发热,即饮凉水数口,至明则壶中水已所余无几 。惟临睡时,嚼服枸杞子一两,凉水即可少饮一半,且晨起后觉心中格外镇静,精神格外充足 。” 张锡纯的亲身验证更能证明枸杞子性微寒无疑 。      综上,笔者认为枸杞性属微寒之论,更为恰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