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茶文化,相较与现在国内更具表演性的所谓“茶道”,我是更欣赏日本茶道的 。我一向称中国茶道为“茶艺”,而称日本茶道为“茶道”,是因为在中国,饮茶,更多功利性,而日本茶道则更朴素一些 。事实上,日本茶道在很多人看来非常刻板,一举一动一丝不苟,跟中国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不重形式重精神的传统不同,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丝不苟,才形成日本独有的茶“道” 。详细点说,中国的茶之所以是“茶艺”,因为茶在中国,虽然也形成了一个庞大体系,但这个体系更多体现在“茶”本身,既,茶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说穿了,更多的是怎样种好茶怎样让茶泡得更好喝,如此而已 。然而在日本,茶才真正上升到一个文化的层面,追求一种精神 。喝茶,在中国,只是喝茶,最多也只是一种风雅的点缀,而在日本,喝茶,是一个审美过程,是在追求一种境界 。【中国“茶艺”、日本“茶道”】 这也许是因为,茶在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物品,是做药用的,而且相当普遍 。在日本,茶原本是一种奢侈品,是遣唐使从中国带来的贵重礼物 。因此,饮茶在日本一开始并不像中国这样普遍,毕竟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获得的 。这也形成了中国与日本在对待饮茶上不同的态度 。不过,当茶叶的药用为日本人所认识,茶叶的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而饮茶也开始在日本盛行的时候,日本也曾经历过与中国一样,将饮茶作为一种娱乐的时代,室町时代 。此时,大宋的“斗茶”之风传入日本,特别是武士阶层更是把“斗茶”作为炫耀财富的手段 。在这时期,日本还没有茶道,更谈不上什么茶文化,因为此时的喝茶跟中国一样仅仅只是喝茶而已,斗茶,也不过是在比茶的优劣比财富的多少 。甚至连中国茶艺的风雅的点缀的作用都没有 。日本茶道的真正形成,应该感谢两个人——能阿弥和村田珠光 。能阿弥是室町时代幕府将军的文化侍从,正是因为他的作用促使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将宗教入茶道,使日本的茶道真正走上“茶道”之路 。一扫当时斗茶的奢靡之风 。而村田珠光更是被日本人称为日本茶祖 。他师从一休和尚,将佛教中的禅宗思想融入茶道之中,从禅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中,开创茶禅一味的道路 。正是因为村田珠光的茶禅一味,日本茶文化走上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道路,走上真正的“文化”之路 。而中国的茶文化,依旧停留在娱乐,停留在文人墨客风雅的点缀阶段 。村田珠光的茶禅一味,追求的是对自然的尊崇对朴素的尊崇,追求的是摆脱欲望的纠缠以修行来领悟茶道的内在精神 。在村田珠光之后,日本的茶文化在千利休的带领下,进一步向精神世界进发,将茶道烦琐的步骤仪式大大简化,使茶道进一步摆脱物质形式的束缚,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 。千利休所创的“利休流草庵风茶法”风靡全日本,他在民间的威望甚至威胁到当政者丰臣秀吉的权威,被丰臣秀吉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切腹自杀 。他死后,他的后人发扬他的茶风,创“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等数以千计的茶道流派 。而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日本茶道最有势力的茶道流派,而其领袖“家元”更是茶道界最具权威的茶道宗师 。日本茶人招待一次客人品茶,少的要准备几个月,多的,甚至有准备几年时间的 。每一次茶会,都是以全部心力来准备的,一丝不苟,即使是茶室门口小径踏脚的石头都要细心擦拭灰尘 。而来参加茶会的人也同样本着“一期一会”的心态,把这次茶会看成毕生仅有的一次,全身心的去体会茶会主人的虔诚用心,一花一木,一水一食都全神贯注的去品味,从主人在茶室所挂的字画所选的插花,主人添碳的每一个动作,主人所选用的茶食……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抛却在茶室之外的“尘世”的一切束缚,全心全意品这一壶茶 。正是这样的对待饮茶的态度,形成这样的日本茶道,形成完全不同于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艺”的日本“茶道” 。还记得前年,日本茶道“丹月流”的“家元”来杭州做茶文化交流的时候,品味丹下明月老师一心虔敬泡的抹茶,看着她泡茶时眼中心里丝毫没有外物的态度,才真正体会什么是日本茶道“清、静、和、寂”的境界 。
推荐阅读
- 采茶戏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
- “茶王”致富不忘带乡亲
- “生命无常”是什么意思
- 孕妇不做任何家务并非“上策”
- 办公室妈妈的“健康杀手”
- 冬至手抄报 冬至画报
- 防暑降温 中医“以热制热”10大法宝
-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的意思是什么
- 陈年普洱茶的“优”与“忧”,你怎么看?
- 普洱茶是什么类型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