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注意事项及意外预防

【拔罐的注意事项及意外预防】1、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淤血现象,或有时局部出现瘙痒,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淤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淤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 。若局部没有淤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准 。拔罐期间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 。患者感觉拔罐部位发热、发紧、发酸、凉气外出、温暖舒适、思眠入睡,为正常得气现象;若感觉紧、痛较明显或灼热,应及时取下罐重拔;拔罐后无感觉,为吸拔力不足,应重拔 。拔罐时的吸附力过大时,可按挤一侧罐口过缘的皮肤,稍放一点空气进入罐中 。
2、晕罐原因:由于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疲劳、饥饿,或因体位不适,或医者操作不当,手法过重等因素造成 。
现象患者在拔罐过程,突然感觉心慌、头晕目眩,或恶心欲吐,出冷汗,面色苍白,脉象微弱;严重者出现肢体厥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不省人事等 。
处理立即停止拔罐,将已经 拔上罐取下,令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 。轻者静卧片刻,喝点温开水或热水,即可恢复 。重者以指掐或针刺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如仍不缓解时,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
3、拔罐时应保持室内、温度适中 。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保暖,对暴露皮肤的患者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
4、注意清洁消毒 。施术者双手、患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
5、拔罐前有毛发的部位应剃去毛发 。在拔罐过程中,罐具适中,使罐拔得紧而又不过,当罐数目较多,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 。要掌握手法轻重,走罐时蘸植物油或润滑剂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
6、拔罐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较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短;若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 。老年人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留罐时间宜少宜短,否则难以承受 。
7、拔罐后出现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上防腐生肌药即可 。
8、患者在过饥、过饱、过劳、过渴、高热抽搐、高度水肿、高度神经质、皮肤过敏、皮肤破损、皮肤弹性极差、严重皮肤病、肿瘤、血友病、活动性肺结核、心脏和大血管分布部位月经期、孕期,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 。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发病部位禁用拔罐,以免加重患处水肿而加重病情 。
9、一般拔罐后,短时间之内不宜洗澡 。
10 。若病情需要,可配合使用其他疗法,如针炙、推拿、药物等,以增强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