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里记录的10位茶叶专家之一 , 是茶王赛上“一锤定音”的人 , 也是中国茶叶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破解乌龙茶“看天做青、靠天吃饭”的落后工艺上取得突破 。他致力于茶叶的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兴茶富民 , 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 。创中国茶叶的世界名牌 , 则是他几十年来的梦想 。茶界称他为“泰斗” , 他说自己还是“一个茶业界的小学生” 。
他 , 就是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 。
98岁的张天福显得气定神闲 。茶几上的水壶开始冒出热气 , 他动作敏捷地把茶斟在精致的紫砂茶碗里 , 递给来访的客人 , 房间里飘起茶香 。
为什么以身许茶 , 对张天福来说是个很动感情的话题 。
张天福出身良医之家 , 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 家人希望他继续从事医生这个职业 。但他还在上海格致中学求学时 , 就与同学一起立下志向:要毕生从事农业 , 解决当时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落后、农民贫苦的问题 。
于是 , 19岁的张天福选择了金陵大学农学院 。1932年毕业后 , 考虑到当时福建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 , 又有丰富的农林资源特别是茶叶资源 , 张天福满怀理想来到当时的福州协和大学任教并开始筹办茶叶改良农场 。从此 , 走上70多年兴茶富民的奋斗路 。
张天福很早就认识到要让茶农富起来 , 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 改良茶叶品种 , 加强茶园管理 , 进行机械化生产 , 用科技和管理使中国茶叶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 。
为此 , 他在福建崇安等地进行茶园改良实验 , 并于1940年组织了茶叶生产合作社 , 以保护茶农利益 。
他认为振兴茶产业的第一要务在于人才 。为此 , 他创办了福安农业职业学校 , 把茶叶科研与教育结合起来 , 学校的老师同时又是科研人员 , 茶场既搞科研同时又是学生实习的基地 。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当时是一项创举 。张天福在一篇论文中写道:“目前最切要的是如何把职业与教育打成一片 , 使得从事生产的人 , 有职业教育的根底 , 而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 , 不至于离开所学 , 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名副其实 , 社会才能得到实惠 。”
早在大学时代 , 张天福发现我国传统茶叶生产有欠缺 , 尤其是茶叶的揉捻工序落后 , 很不卫生 。但当时机器价格高昂 , 茶农用不起 。1931年他萌发了设计一种简便的适合茶农使用的木质机器的愿望 。
1941年 , 张天福将蓝图变为现实 , 我国第一台适合茶农和小型茶叶加工企业使用的手推式揉茶机产生了 。
张天福继续从事改良茶园、提高茶农技术水平的工作 , 并改变了乌龙茶“看天做青、靠天吃饭”的落后工艺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张天福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茶文化的思考上 。采访人员在他的斗室里见到他亲手书写的条幅:“俭清和静” 。这四个字是他对中国茶礼的理解和概括 。他认为这四个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行和处世哲学 。
他对采访人员说:“茶尚俭 , 就是节俭朴素 , 唐朝陆羽茶经写道:‘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贵清 , 就是清正廉明:茶崇和 , 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 , 就是宁静致远 。在现代 , 尤其要强调以安静、宁静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
张天福的人生也是淡泊名利、平静俭朴的人生 。张老一生爱茶 , 但并不以饮名茶显示自己 。他认为 , 选用简单而平常的茶 , 可以给人们一个节俭而朴素的生活理念 。在生活困窘的时期 , 他还曾一度饮用茶梗 。
有这样一段故事很能见张天福的性格 。92岁时 , 他去铁观音的产地参加一个铁观音茶王赛 。主持人问他:“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答道:“喝茶 。”主持人又问:“是不是喝铁观音?”他的回答仍是:“喝茶 。”主持人再问:“是不是常喝铁观音?”他还是只说两个字:“喝茶 。”
张天福“不给面子、不随和、不通融”的背后是一种正直真诚、坚持原则的精神 。他对到家里拜访的人十分讲礼貌 , 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 , 他都会一样热情款待 , 亲自到门口迎候 , 并为之泡茶 。但对迟到者 , 不管身份怎样尊贵 , 他都会用“不给茶喝”作惩罚 。但他也有特别谦和的一面 。评茶时 , 他绝对不会第一个发言 , 因为他的意见会影响别人的评价 。他曾说:“那样对参加比赛的人不公平 。”
茶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则趣事:张天福在某次茶王评比中 , 把参选的编号不同的两种茶叶判别为同一种 , 而且坚持自己的意见 。后来大家才知道 , 那确实是同一种茶 , 是茶农为了能选上“茶王”故意分开送选的 。
在张天福的70平方米的住所里 , 有一间茶叶审评室 。采访人员在这里见到了张老亲手制作的茶叶标本 。“这是我在凤凰山上采摘的茶叶做成的 。”张天福告诉采访人员 。
他在创办福安农业职业学校时就把“实事求是 , 身体力行”立为校训 , 他自己也是这个信条的践行者 。1936年11月11日 , 是福安农业职业学校一周年的日子 , 在《安农校刊》上 , 张天福写了热情洋溢的卷首语:“我们要中国农民不落伍 , 要中国农业不落伍 , 所以才站在复兴农村的最前线 , 做一个带路的急先锋!在这前进的路途中所碰到的挫折、阻挠、困苦、危险 , 我们都认为这是必然的波折 。本着‘身体力行’的初衷 , 来‘实事求是’ , 以达到我们最终的目标!”
“你最喜欢喝的茶就是最好的茶 , 因人而异 , 各有喜好 。各地都有最好的名茶 。”
“过夜茶只要没有馊也可以喝 , 关键是茶具要干净 , 最好每天煮过或开水烫 。”
对于一个经常接受采访的98岁的老人来说 , 还有什么没有被问过的问题呢?但他对与茶有关的访问还是尽量安排 。“与人说茶 , 是一种乐趣 ,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 , 让更多的人爱茶、懂茶 。”
张天福兴致勃勃地带采访人员参观了他的茶叶评审室 。这里经常举办一些小型评审活动 。经常有茶农千里迢迢拿着茶样来找他评鉴 , 他都热心接待 。
要做好茶 , 先做好人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他的生活很简单 , 就是只做跟茶叶有关的事 。平时不出去串门儿 , 女儿家住得离自己很近 , 但他也很少去串门 。他每天的生活非常规律 , 早睡早起 , 除了接待来访的客人 , 外出参加会议 , 余下的时间就是搞茶叶研究 。
张天福致力于茶叶生产标准化的工作 。他认为名茶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茶 。他曾多次对一些从事茶叶研究的人说:“不要追求做极品茶 , 而要追求提高一般茶叶品质的工艺 。这才是功德无量的事 。”
建立大规模的茶厂 , 建立中国的茶叶标准 , 打造世界级的中国茶叶品牌 , 是张天福的最大心愿 。
【张天福 俭清和静的如茶人生】 今年9月 , 张天福茶学研讨会举办 , 他做了题为“我还是个小学生”的发言 , 表达了这样的心声:中国茶产业里面的学问很大 ,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 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他很认真地说:“我还是个小学生 , 我要活到老 , 学到老 。”
推荐阅读
- 张善孖简介
- 张友鸾简介
- 楷书张字怎么写
- 张谷若简介
- 张青的绰号是什么
- 小兵张嘎故事简介 关于小兵张嘎故事简介
- 跑龙套:积极工作定会得到赏识
- 荀子主张什么思想 关于荀子主张的思想介绍
- 张卓简介
- 张文生珊妮是什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