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芥子介绍

【别名】
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汉语拼音】
jie zi
【成份】
种子含黑芥子甙、芥子酶、芥子酸、芥子碱、脂肪油、蛋白质、粘液质 。酶解后所得挥发油名芥子油 , 含有异硫氰酸的甲酯、异丙酯、烯丙酯、丁酯、仲丁酯、丁烯-3-酯、戊烯-4-酯、苯酯、苄酯、苯乙酯和3-甲硫基丙酯 。脂肪油是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 , 其脂肪酸为芥酸、廿碳烯-11-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花生酸、硬脂酸、山嵛酸 。
【加工采集】
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 , 将植株连根拔起 , 或将果实摘下 , 晒干后 , 打下种子 , 簸净果壳、枝、叶等杂质 。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
【芥子】种子近球形 , 直径1-2mm 。表面黄色至黄棕色 , 少数暗红棕色 , 具细网纹 , 种脐点状 。种皮薄而脆 , 子叶折叠 , 有油性 。气微 , 研碎后加水湿润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 , 味极辛辣 。以子粒饱满、均匀、色鲜黄、无杂质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 , 切向延长;下皮细胞1列 , 切向延长 , 大型 , 薄壁;栅状细胞1列 , 细胞近方形或径向延长 , 宽约20μm , 其内壁和侧壁均增厚 , 外壁菲薄;紧靠栅状细胞层为色素层 。内胚乳为1列长方形细胞 , 内含糊扮粒 , 其下为颓废细胞层 。子叶和胚根细胞中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
应用鉴别 :
黄芥子与白芥子 , 虽皆为芥子 , 然白芥子气锐走散 , 能通经络而利气机 , 豁寒痰 , 散寒结 , 消肿痛之功强于黄芥子;白芥子偏走上焦肺 , 黄芥子兼顾中焦之胃 。同中有异 , 各具特色 。
理化鉴别 :
1.取本品粉末约1g , 置硬质试管内 , 加固体氢氧化钠1粒 , 酒精灯上灼热 , 融熔 , 放冷 , 加水2ml使溶解 , 滤过 。取滤液lml , 加5%盐酸酸化 , 即有硫化氢产生 , 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 , 显有光泽的棕黑色 。(检查异硫氰甙类)
2.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 , 置白瓷板上 , 加水l-2滴使溶解 , 加上述样品滤液1-2滴 , 显紫红色 。(检查异硫氰甙类)
【药理作用】
刺激作用
芥子含黑芥子甙 , 甙本身无刺激作用 , 但遇水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 , 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 , 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 。应用于皮肤 , 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 , 甚至引起水泡、脓疱 。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曲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 , 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 , 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 , 并牵涉到其他部位 , 产生治疗作用时 , 称为抗刺激作用) , 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 。使用前先用微温的水湿润 , 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 。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 , 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 。芥子粉用作调味剂 , 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 , 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 。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 , 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 。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 , 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
【炮制】
炒芥子:原药簸净杂质 , 置锅内炒至深黄色 , 微有香味 , 取出 , 放凉 。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 , 利气豁痰 , 通经络 , 消肿毒 。治胃寒吐食 , 心腹疼痛 , 肺寒咳嗽 , 痛痹 , 喉痹 , 阴疽 , 流痰 , 跌打损伤 。
①《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 , 丸服之;或捣为末 , 酢和涂之 。"
②陶弘景:"归鼻 。去一切邪恶疰气 , 喉痹 。"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 , 醋研敷之;扑损瘀血 , 腰痛肾冷 , 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 , 酒醋服之 。"
④《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 , 止衄血 。"
⑤《纲目》:"温中散寒 , 豁痰利窍 。治胃寒吐食 , 肺寒咳嗽 , 风冷气痛 , 口噤唇紧 。消散痈肿、瘀血 。"
⑥《分类草药性》:"消肿毒 , 止血痢 。"
【性味】
辛 , 热 。
①《千金·食治》:"味辛 , 有毒 。"
②《纲目》:"辛 , 热 , 无毒 。"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 , 味辛 , 无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 1~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
【宜忌】
肺虚咳嗽及阻虚火旺者忌服 。
①《纲目》:"多食昏目动火 , 泄气伤精 。"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盛 , 气虚久嗽者忌用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防潮
【副作用】
芥子油或芥子硬膏用于皮肤 , 如果时间过久或浓度过高 , 可引起发泡甚至化脓 , 此时即使停药 , 愈合也较慢 , 此因芥子油已被吸入皮肤 , 停药后仍继续发挥作用所致 。芥子油对粘膜刺激性很强 , 15%溶液滴入兔眼很快引起明显的结膜水肿 。小量芥子内服作调味剂 , 大量引起呕吐 , 更大量则引起强烈的胃肠道刺激 。
【归经】
归经_肺经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 , 高50-150cm 。无毛 , 有时具刺毛 , 常带粉霜 。茎有分枝 。基生叶叶柄有小裂片;叶片宽卵形至倒卵形 , 长15-35cm , 宽5-17cm , 先端圆钝 , 不分裂或大头羽裂 , 边缘有缺刻或齿牙;下部叶较小 , 边缘有缺刻 , 有时具圆钝锯齿 , 不抱茎;上部叶窄被针形至条形 , 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 。总状花序花后延长;花淡黄色;花瓣4 , 鲜黄色 , 宽椭圆形或宽楔形 , 长达1.l-1.4cm , 先端平截 , 全缘 , 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 , 长雄蕊长8mm , 短雄蕊长6mm;雌蕊1 , 子房圆柱形 , 长约lmm , 花柱细 , 柱头头状 。长均果条形 , 长3-5.5cm , 具细喙 , 长6-12mm;果梗长5-15mm 。种子近球形 , 直径l-1.8mm , 鲜黄色至黄棕色 , 少数为暗红棕色 , 表面具网纹 。花期4-5月 , 果期5-6月 。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10%或20%的白芥子注射液穴位注射 , 每次2~3穴 , 每穴注射0.5~lml , 每日1次 , 7~10日为1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 , 3~4日 , 再行第2疗程;取穴:喘息型以膻中、定喘、肺俞、天突为主;单纯型以天突、中腑、肺俞为主 , 交替应用 。经306例 观察1~2疗程 , 其中单纯型70例总有效率为75.7%;喘息型79例和157例 , 总有效率分别为84.9%和75.8% 。本药对症状和体征都有 一定疗效 , 其中以平喘和祛痰作用较好 , 但无明显消炎作用[1 , 2) 。另有用药膏穴位贴治法 , 将炙白芥子、延胡索各7g , 甘遂、细辛各 4g , 共研末 , 用鲜生姜60g , 绞汁调药成膏状 , 贴肺俞;心俞、膈俞穴 , 每次4~6小时 , 于夏季三伏天初伏开始 , 每隔10日1次 , 连贴3 次 。共观察1074例 , 其中喘息型气管炎785例 , 支管哮喘289例 。结果有效率前者为79.9% , 显效46.6%;后者有效率为83.7% , 显效 率为47.8% 。经1、2、3年疗效比较 , 以连续贴治3年者最好 , 两组类型P值均小于0.005 。喘息型气管炎缓解期贴治较发作期好(P<0. 025) , 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则无此显著差异 。两组疗效均以寒型较好 , 热型次之 , 夹杂型较差 。
用于寒痰喘咳 , 悬饮等 。本品辛温走散 , 利气机 , 通经络 , 化寒痰 , 逐饮邪 , 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治寒痰壅肺 , 咳喘胸闷痰多 , 配苏子、莱菔子 , 即三子养亲汤;若冷哮日久者 , 可用本品配细辛、甘遂、麻香等研末 , 于夏令外敷肺俞、膏育等穴 , 即张石顽白 芥子涂法 , 近代有以10%白芥子注射液在肺俞、膻中、定喘等穴 , 行穴位注射治疗者 。若悬饮咳喘胸满胁痛者 , 配甘遂、大戟等以逐饮 , 如控涎丹 。
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 , 关节肿痛等 。本品能祛经络之痰 , 又能消肿散结 , 通络止痛 。治阴疽流注 , 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 , 以温阳通滞 , 消痰散结 , 如阳和汤 , 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胶体麻木或关节肿痛 , 配马钱子、没药等 , 如《妇人良方》白芥 子散 。
【药用部位】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种子 。植物形态详"芥菜"条 。
【来自何书】
《别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