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首次提出五倍子是虫所造

大自然造化万物的鬼斧神工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我第一次见到盐肤木上的五倍子感到很惊讶,认为五倍子是盐肤木树上结的“奇异果” 。其实,这种看法在明代《本草纲目》以前是比较普遍的 。  五倍子,北宋《开宝本草》收入草部,《嘉祐本草》移入木部,都认定它是植物 。《图经本草》收五倍子入草部并记载五倍子:“生肤木叶上,七月结实,无花,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大者如拳,内多虫 。九月釆子,曝干 。”虽然苏颂提到了五倍子“内多虫”的现象,但仍然没有跳出五倍子是植物盐肤木结的果的界定 。直到1647年成书的《本草乘雅半偈》对于五倍子来源之认识,虽然提出“不属果实”的概念,但还是陷入迷惑模糊之中 。卢之颐认为五倍子“不属虫卵,不属果实,此属假木气以赋形 。”   唯有明代李时珍,在苏颂五倍子“内多虫”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考察:“此木生丛林处者,五六月有小虫如蚁,食其汁,老则遗种,结小球于叶间,正如初起甚小,渐渐长坚,其大如拳 。或如小菱,形状圆长不等 。初时青绿,久则细黄,缀于枝叶,宛若结成 。”据此,李时珍第一次提出前人“虽知生于肤木之上,而不知其乃虫所造 。”颠覆了五倍子是植物果实的传统认知,并将五倍子归入《本草纲目》虫部 。  五倍子长期以来一直野生野长,主要来源于野生倍林,这种习性与李时珍“此木生丛林处者……结小球于叶间”的描述一致 。开春盐肤木树发芽时,角倍蚜虫或倍蛋蚜虫便在芽上产生有性雄雌无翅蚜虫,**后生出无翅雌虫,俗称干母,干母入侵芽内组织,刺激周围叶细胞畸形增生发展,形成囊状隆起物,并在其中繁殖 。这种囊状隆起物即为虫瘿,或称五倍子 。这类雌虫干母在密封的囊状突起物内,一面吸取嫩枝叶中的汁水养活自己,一面在里面“生儿育女” 。随着幼虫从少到多,从幼虫到成虫,这个囊状突起物不断长大,待到幼虫都长成有翅的成虫以后,便能破囊而出,也就是时珍所说的“虫必穿坏” 。于是就有了五倍子的正确采收、加工方法:“山人霜降前釆取,蒸杀货之 。”   李时珍的观察与描述已经很接近现代五倍子生物学成因,这在400余年前的当时,确实是对五倍子来源认知上的一次创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