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普洱茶的冲泡次数与耐泡度”

除了越陈越香和迷人的滋味,“耐泡”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另一大特点 。不论生茶熟茶,在多次冲泡以后,茶的汤色和滋味依然稳定持久,大家会评价这款茶——“很耐泡” 。冲泡次数的多寡,似乎成为了耐泡度的具体呈现 。事实上,冲泡次数与耐泡度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耐泡度是每款茶客观具备的,不会因后天的冲泡手法而改变;而冲泡次数是会受主观影响的,会因茶叶本身耐泡度、投茶量、冲泡手法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看茶叶的“耐泡度”跟哪些客观因素有关:?原料品种:云南大叶种——天生耐泡(决定因素:60%)与耐泡度直接相关的,是茶品的内含物质高低 。看内含物质高低,最为科学的还是看“水浸出物”含量(“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咖啡碱等形成茶叶丰富滋味的重要成分 。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勐库大叶种可达46%以上),在冲泡时可释放的水浸出物多 。因此与其它茶类相比,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可以说是天生就耐泡 。?原料细节:树龄、季节、区位(决定因素:20%)?同样的大叶种原料,其水浸出物也会有高低几个百分点之分,这些原因主要是原料的树龄、季节、区位造成的 。这就是细分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参考,例如:勐库茶区高山区老树春茶普遍可以达到47%以上的水浸出物,而同区位的夏茶水浸出物则要下降6、7个点,滋味、耐泡度就不如春茶 。?原料采摘:茶叶老嫩度(决定因素:20%)?普洱茶的采摘标准一般是一芽二叶至一芽四叶,因为芽叶梗中所含的物质比例不同,这个采摘标准有利于茶叶呈现出较好的口感滋味,也让茶叶在后期产生更好的转化 。如果芽头过多或者老叶老梗多都不是一件好事,会打破茶叶的滋味平衡,影响茶叶耐泡度 。一芽二叶采摘?我们来看另一个概念:冲泡次数 。冲泡次数与先天茶品品质以及制作工艺、冲泡等后天因素都有关联 。?原料:品种、季节、区位、树龄、采摘(决定因素:60%)?首先,影响冲泡次数的必然有原料的不同,不同的茶先天耐泡度就有区别 。先天品质好,则只要正常泡,次数都不会少于15泡 。先天品质差,则再用多好的手法,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比如一款10泡见分晓的茶是不可能发挥到30泡的 。?制作工艺、冲泡把握等后天因素会让同样一款茶在冲泡次数上有一些浮动,为“耐泡度”带来一些“错觉” 。?揉捻:决定滋味、香气的释放速度 。(决定因素:20%)在揉捻这个环节,茶叶一般会揉出抛条、中条、紧条三种 。紧条茶加工时揉捻充分,茶叶细胞壁破裂多,出味快,出汤控制不好,泡数就会减少;中条揉捻适中,内含物释放不紧不慢;抛条则揉捻轻,呈现细水长流的风格,给人很耐泡的感觉 。津乔普洱茶揉捻一般工艺采用中条 。?冲泡方法:(决定因素:20%)?冲泡方法是影响“泡数”的一个后期关键环节,从投茶量、茶叶形态(散茶或紧茶)、注水比例、出汤速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茶叶最终的冲泡次数 。同一款茶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浓度,冲泡次数甚至可能有10泡之差,呈现的滋味也会有很大差别 。因此,对比品鉴试茶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很多不确定因素统一,若是有经验丰富的人员去把控冲泡引导品鉴,那就再好不过 。冲泡次数是说明一款茶大概的耐泡度和大概品质的比较直观的数据化方式,但切不能因泡数多寡妄下定论 。因此对于冲泡次数和实际耐泡度,我们还得理性来看,切不可混淆等同 。当然,耐泡度也只是茶叶品质的其中一个方面,我们在品鉴的时候还要注重于茶品的香气、甜度、层次感、饱满度、韵味、耐泡度(持续性)等综合品质,细细品味每一泡茶,做到品鉴完整 。对于普洱茶的品鉴,需要有良好的准备,还需要考虑到客观因素,并多一些耐心 。毕竟,了解实际品质才是我们品鉴的目的 。普洱茶,细心品,方得真见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