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有哪些功效作用 熟地黄养生

一、熟地黄的功效作用熟地功效: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用时可煎服,10~30g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的作用:
具有补血滋阴作用,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2、肾阴不足,遗精,盗汗等.
3、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
熟地黄吃多了会有碍消化,使得痰多,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
二、熟地黄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用时可煎服,10~30g 。
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 。断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 。味甜 。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
药膳:地黄花粥、生地黄粥、百合地黄粥 。
方剂: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四生丸、增液汤、六味地黄丸 。
禁忌:用时宜配砂仁、陈皮等,以防腻滞碍胃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 。
别意:熟地(cultivated land)在*中的定义:经过土地开发,具备基本建设条件的土地 。
三、熟地黄对人体10大作用补肾
对于补肾,熟地有很大的功效,它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 。如果用山药、山茱萸等合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用知母、黄柏等一起服用对阴虚骨蒸潮热的患者有作用 。
强心利尿
熟地具有强心利尿的作用,特别对于一些心脏衰弱者而言,使用熟地能够起到强心的作用 。如配合木通则利尿作用加强 。
抗衰老
【熟地黄有哪些功效作用 熟地黄养生】经研究发现,熟地能够有效地防止细胞过早的老化,加强细胞的运作能力,能使人延缓衰老,是抗衰老的最佳药物之一 。
降低高血压
熟地对心血管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着的降压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下降 。
骨髓造血
通过将熟地黄水煎剂,给失血性贫血小鼠灌服每只0.5g,每日1次,连续10日,可促进贫血动物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多能造血干细胞、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 。
养血补虚
熟地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 。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 。
增强免疫力
经过中医论证,常使用熟地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具有不错的强身健体之效 。
肝肾阴虚诸证
熟地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 。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 。能够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 。
调节体内异常激素
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给予大鼠造成阴虚模型并给予熟地黄水煎剂3ml(70%浓度)灌胃,共6日,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甲状腺素(T4)及醛固酮(AD)浓度有显著改善,即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说明熟地黄不仅能改善阴虚症状,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 。
抑制血栓
熟地黄能显著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 。对高脂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大鼠内毒素引起的肝静脉出血症,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认为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
四、熟地黄的使用方法熟地黄使用方法
熟地黄性温,味甘,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肾阴、填精补血之功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九蒸九晒炮制而成 。虽然熟地黄是临床颇为常用的一味滋补中药,但仍有许多禁忌需要注意 。
一、伤寒家不宜用
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 。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 。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 。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 。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 。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
二、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要药分剂》云“忌莱菔、葱、蒜、诸血” 。盖莱菔子降气,三白辛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 。诸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腻太过,故宜禁之 。
三、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 。”熟地黄炮制不可见铜铁,煎煮亦不可用铁锅、铁壶 。《药鉴》:“若犯铁器,令人肾消 。”贮藏应如《本草从新》言,“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
四、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熟地黄味甘,性尤滋腻,脾虚痰多气郁者慎用 。《本草从新》云:“按熟地黄性滞,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 。”《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 。”《本草通玄》言“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 。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此用药之权衡也” 。
熟地黄:原名:地黄,又名:生地、怀庆地黄、熟地 。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 。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 。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 。蒴果卵形至长卵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