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古诗词中如何判断白描or烘托?

中国是诗词之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风采 。品味欣赏古典诗词对于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提高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新课标指出:中学生应背诵白描、理解古诗词50首以上,具备一定对古诗词鉴赏能力,陶冶情操,从而激发爱国情感 。怎样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品位和能力呢?我认为,学生在积累、背诵、理解古诗词的意思的基础上,应从培养他们把握诗词思想内容及情感、把握诗词的意象、品析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这几方面 。
【白描,古诗词中如何判断白描or烘托?】

白描,古诗词中如何判断白描or烘托?

文章插图
一、把握古诗词思想内容及情感的能力培养
初中学生在小学中对古诗词的积累都达到了一定数量,但大部分学生只能背诵,不知作品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教会学生根据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写作背景等将作者或诗词人物形象归纳分类,从而把握各类诗词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如:按风格分为:豪放派有苏轼、范仲淹,婉约派有李清照、温庭筠,按类别可分为:送别诗——无限眷恋,离愁别绪;怀古诗——渴望建功立业或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思乡诗——思念家乡亲人,征人厌战想家,渴望安宁平静的生活;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奋勇杀敌的爱国激情,对统治阶级开拓疆土战争的愤懑……学生对这些背景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将给他们鉴赏古诗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告诉他们这些归纳分类也有例外,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将特殊案例单独记忆 。有了上面会归纳分类的基础,教会他们从诗词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如: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要教学生从这首词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这是一首抒情的词,从词人写作的背景分析,上片是描写出猎时威风场面,下片是写词人从出猎时威风的场面联想到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得不到朝廷重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
二、把握诗词意象的能力
在诗词鉴赏的教学中,注重诗词意象能力的培养,用的也是归纳分类的方法,教会学生归纳分类 。让学生明白,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象”就是诗中的自然之景,生活画面 。从诗词描绘的意象入手,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层次把握诗词意境和内涵 。让学生学会归类 。(1)送别类诗词里的杨柳、酒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景物描写,真诚地奉劝朋友再干一杯美酒,美酒就成了蕴涵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2)思乡类诗词里的月亮、鸿雁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 。(3)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之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诗词曲里的夕阳、黄昏 。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诗词里的梅花、菊花、竹、松柏、雪 。如: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感觉到条理清楚,生动形象,容易记忆理解多了 。
三、品析诗词语言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欣赏诗词的语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方面揣摩理解诗词中的重点词或诗句的含义或妙处着手 。(2)从作品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析诗歌语言寄寓的深意着手 。(3)从用韵、节奏等方面品析诗词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着手 。教会学生要从诗词整体上表达方式看是直抒胸臆还是寓情于景(事) 。从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方面品析用词的妙处 。(4)要提醒学生古诗词常用典故,用典故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 。课堂上对典故要避免讲的太深奥,教会学生在平时接触的和常识性的典故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的掌握 。赏析时看诗词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出自谁的作品,由此可知诗词写的什么事物,抒发的什么感情 。我们鉴赏诗词就是要品味出诗词中作者抒发的情感,因为诗词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这就要求我们得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语言的各种技巧 。还有些诗词要抓住语言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品析诗词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四、赏析诗词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熟练理解诗词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判断诗词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还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 。
(二)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双关、对比、反复、通感等的作用 。
(三)然后再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白描、渲染、想象、象征、映衬、烘托、和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
(四)还要训练他们会分析作者的艺术构思:是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还是先景后情,是过渡、铺垫还是伏笔等 。准确判断用了何种手法技巧后,进一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如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总之,我国的古典诗词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一切景语皆语”,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方法,从诗意中解读意象,在意境中分析景物,把握“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情”的基本规律去鉴赏诗词 。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