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著名小吃

天津的小吃,有的已经传到了全国各地,比如麻花和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等 。总的来说,天津有名的小吃主要有: 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 。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狗不理包子 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是旅游者的遗憾 。刚出屉的热气腾腾爽眼舒心的包子,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好吃关键在于选料、配放、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是有一定的绝招儿,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已有百余年历史,店主叫高贵友,他的乳名狗子 。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其名 。他的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卖包子忙的顾不上与顾客说话,人们取笑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 。日久天长,喊顺了嘴 。包子出名了,高贵友的大名反倒被忘记了 。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历史上为慈禧太后喜爱;今天,也深得大众百姓和外国友人的青睐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由于精工细做,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加之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众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旺销不衰 。1957年该店加入公私的合营,78年经市饮食公司定名为耳朵眼炸糕店 。耳朵眼炸糕精选上乘江来,水店加工面浆用上为赤夏,白糖经传统工艺制馅,指定油类炸制,成品外皮金黄、酥脆不艮,馅心香香但不腻、适口性强,且无任何添加剂,可谓绿色营养食 。耳朵眼炸糕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多次被市政府、市商委、市烹协、市饮食公司评为优质食品全鼎奖,一九九四年第五届亚太博览会荣获金牌,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中国烹协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耳朵眼炸糕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协命名为天津三绝食品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是天津所独有的,别的城市都很少有的 。据说煎饼果子和锅巴菜都是百年前由山东传来的经天津人改进成这个样子的,在《天津杂记》(成书于一八八四年),《天津纪略》(成书于一八九八年,也就是八国联军进犯天津的前二年)记天津风土掌故之事,还未见提到煎饼果子和锅巴菜,所以他们风行于庚子之前是不大可能的,如其从本世纪之初在天津出现,这样也将近百年了 。煎饼的主料是绿豆,小米,虾米(皮米)及香料,水,磨成浆 。煎饼要用平锅现摊现卖,每张煎好(可加摊一个鸡蛋)裹一油条成卷,煎锅涂油少许,再煎片刻,稍焦,抹面酱,撒葱花,折起称为一套 。锅巴菜以事先摊好的大张煎饼,切成柳叶条,放在卤锅(一直不断火)内稍加搅拌,连卤盛碗 。再加腐乳汁、芝麻酱、香菜、辣子糊,五味俱全 。锅巴菜一要煎饼摊得薄,二要打卤用洗面筋洗出来的浆粉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都是热吃的,夏天也如此,他们都是以绿豆为主料,佐以小米,所以能解毒清热,开胃健脾,化淤滞,疗便秘,有益健康,白吃不厌,而且酒后可解酒 。糖炒栗子 甘果中的栗子,是人们嗜食的佳品,吃法多样,因地而异 。江南剥栗肉与枣共煮叫栗枣汤;壳劈之为半,加盐煮之曰盐水栗子 。北方冬季把生栗放在篮子里,悬之檐下晒之数日,等到果实干缩,生而食之,其味更甜,叫做风甘栗子 。至于腊月初八制腊八粥,栗子更为粥中不可缺少之物 。京华北海仿膳名产小窝头,据说由栗子粉制成,昔为宫中御用供慈禧太后佐餐 。现在最普通的吃法,唯推糖炒栗子 。用砂置铁釜中,加以饴糖置火上炒热,投栗其中滚翻炒炙,熟后栗壳呈红褐色,去壳后果实松、软、香、甜,为小吃珍品 。中国为产栗之乡,质优首推燕冀 。史记载:燕秦千树栗,其人与千户侯等 。可见出产之丰 。现代以良乡和遵化产称为上品 。统称天津栗子,其实并非天津产,而集中天津销售各地,因而天津享名 。据《析津日记》载苏秦谓燕民虽不耕作而足以枣栗,唐时范阳为土贡,今燕京市肆及秋则以炀拌杂石子爆之,栗比南中差小,而味颇甘,以御栗名 。由此可见燕冀产栗战国时已负盛名,而糖炒栗子则远在辽代已遍及市肆了 。京津两地,秋冬之际,凡甘鲜果店均于肆门前设一灶,炒栗招客 。出锅新栗热气炙手,趁热剥食,内外皮皆落 。如待冷剥之,则内皮附肉难于脱落,而质已变硬,食之松软之感 。四大扒 四大扒不是可单独成席的菜肴,而是为成桌酒席的其他主要菜起衬托作用的配菜 。四大扒并不是只有四种,而是由于其相对八大碗而言只是配菜,所以称为四大扒
八大碗 八大碗酒席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 。八碗前的凉碟酒肴,是六个或十二个干、鲜冷荤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 。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川肉丝、川大丸子、烧肉、松肉等 。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 。冬令四珍 冬令四珍是指铁雀、银鱼、紫蟹、韭黄 。铁雀是麻雀的一种,冬季捕食后用油烹,是下酒佳肴 。银鱼是一种北方美味,最常见的吃法是用银鱼蘸蛋清置油中炸熟,作银鱼坨,吃到嘴里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道 。紫蟹是蟹的一种,体积小如铜钱,虽然小但蟹黄饱满且肥,在吃火锅时汤中如添了蟹黄就增加香味,身价十倍了 。而韭黄炒鸡蛋更是一种虽普遍但又十分可口的佐餐小菜 。馄饨 馄饨在津京一带叫馄饨,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 。天津的馄饨有自己的特色,馅大皮薄,个大 。大多都是用鲜猪肉加葱姜调料拌馅,鸡汤或排骨汤加味精,煮出来异常鲜美 。爱吃酸的,加点醋;爱吃麻辣的,加点胡椒面,更加开胃,增加食欲 。天津不少饭馆都出售馄饨,较为有名的有致美斋,周家食堂,吉美林,登瀛楼等,其中有的是南方风味,有的是北方风味,品尝起来风味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讲究一些的,汤里放些鸡丝,皮蛋,有的放上点虾干、冬菜、紫菜,次点的放些香菜,都能提味增鲜 。茶汤 茶汤是一种甜饮食,和藕粉相类,原料也是糜子面 。用开水冲食 。但它有一套冲制的技巧,非熟手不办 。先把茶汤原料在碗内调好,放好糖与桂花卤;然后再在高大、体重的铜壶中装满滚开的水 。售者一手执碗,一手扶壶柄,必须双脚撇开半蹲式,才能立稳 。左手的碗,正好等在壶嘴边,等水一冲出,碗要随时变换距离,以掌握开水适量来控制它的厚薄程度,并不使开水外溢,激出糖浆,这是技巧之一 。右手要有足够的控制力量,开水一出壶口,正好注入碗内 。要一次完成,才能冲熟茶汤,否则滴滴嗒嗒注水,茶汤必生,不能吃,那就亏本了 。同时也要注意水出得猛,会浇在自己手上,烫了自己,也碎了碗,就更不合算了,这是技巧之二 。所以卖茶汤没有这一身技巧是做不了的 。你看他双脚分开,双臂分左右摆好架势取得平衡,一副伸缩自如的动作,不知要费多少气力!那些老手,开水出口,碗口和壶口距离有时在一二尺的地方 。开水全部入碗,点滴不外溢,而且说止即止,一次冲熟,厚薄合乎要求,从来没见过加水再冲,或冲坏一碗再换一碗的 。茶汤滋味储蓄,除香甜外,有一股谷的朴实之气,给人以亲切感 。

狗不理包子: 津门食品三绝之一 。创始于清朝末年 。因店主高贵友乳名狗不理而扬名 。制作工艺严格,实行独特的“八步操作法” 。特点:肉馅松散、包褶均匀、肥而不腻、清香适口 。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 。耳朵眼炸糕: 津门食品三绝之一 。因店铺紧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 。距今已近百年 。特点是外焦里嫩、细甜爽口、香味芬芳 。1989年获商业部金鼎奖 。十八街麻花: 津门食品三绝之一 。制作考究,料精货实 。特点:香甜、酥脆 。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 。大福来锅巴菜: 津门传统小吃 。创于清光绪年间 。特点是色香味型俱佳 。鲜果馅汤元: 天津风味小吃 。特点是清香爽口、粉糯软滑、果味浓厚、别具风味 。以小白楼地区的白楼小吃店与江南春餐馆的最有名 。贴饽饽熬鱼: 天津民间流传美食 。特点是玉米面饽饽颜色金黄、底面焦脆 。小鱼味鲜香浓,鱼骨酥软 。京东馅饼: 清真风味食品 。特点:色泽金黄,肥而不腻,清香适口 。喇嘛糕: 津门传统风味小吃 。以辽宁路144号京津餐厅经营的为最好,特点是色泽金黄,甜暄适口,营养丰富,松软 。清素,营养成份高 。罗汉肚: 酱制食品 。由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采用传统的酱制方法研制生产 。因肉皮层次分明,形似罗汉的肚子而得名 。特点:紧固不散,光泽透明,口感咸鲜,适口不腻,酱香醇厚 。知味斋水爆肚: 天津风味小吃,创于1920年 。特点:肚丝鲜、脆、嫩、爽口 。吃时趁热蘸料,滋味醇厚,具健脾养胃之功效 。杜称奇火烧: 津门风味小吃 。特点:外焦内嫩,馅心细腻,口艳醇香 。崩豆张: 天津老字号食品店,历经五代传人 。创于清嘉庆年间 。特点:脆而不绵、不硬、不含胆固醇,久嚼成浆,浓香满口 。果仁张: 老字号食品店,历经四代传人,有160年历史,属宫廷御膳食品,被赐名为“蜜贡张” 。主要产品为挂霜系列果仁 。马记茶汤: 天津风味小吃 。起源于明朝末年 。特点为:色泽粉红、质地细腻,香甜润口 。石头门坎素包: 天津传统风味小吃 。由清末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 。特点:薄皮大馅、低脂肪、高蛋白 。味醇清口 。恩发德蒸饺: 清真风味小吃 。1921年由时文德创建 。用洗净的西葫去皮去瓤,羊肉末用开水烙透 。搅入酱油、花生油、香油、精盐、葱姜末 。最后将西葫馅投入拌匀 。将擀成的面挤捏成道士帽形的饺子生坯,上屉用旺火蒸熟 。特点:有咬劲、不渗油、肥而不腻、鲜嫩味美 。陆记烫面炸糕: 创始于1918年,制作时选用优质面粉、黑白小豆、白沙板糖、花生油为原料 。经过7道工序,慢慢加火,炸成扁球形的红色成品 。特点:外皮酥脆、不粘不艮、馅甜爽口、清香不腻 。芝兰斋糕干: 津门著名风味小吃 。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 。选用优质小站稻米、江米为主料,辅以优质红小豆、芝麻、桃仁、葡干、瓜条、桔丁等精制而成 。特点:外观洁白,不粘牙、不掉面、绵软筋道、内味独特 。明顺斋烧饼: 传统风味小吃 。由吕凤祥在本世纪20年代在“唯一斋”制作经营 。用热香油与富强粉混合面酥面,包上馅,经过烙、烤两道工序而成 。特点:色泽杏黄、外皮酥脆、内层柔韧面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