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连道茶市的三个安溪女人

南方茶如何折服北方人?从老北京破口大骂安溪茶商“用树叶骗人” , 到如今一斤上等安溪铁观音 , 可换北京市中心宣武区7平方米豪宅 , 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马连道茶城”的3个安溪女人 , 让随行采访人员们看到了她们在京城大茶市中不同寻常的拓市经历 , 也看到了一群安溪村妇传递万里茶缘所付出的真情和努力 。北京媳妇:好茶换豪宅 , 很平常
“可不 , 一斤好茶顶得上京城中心7平方米豪宅 。”今年43岁的谢美霞一口京腔 , 在众人惊愕中语调平静 。她向远道而来的采访人员们介绍安溪铁观音在北京的不凡身价 , 也带出她在京城的一段不凡经历 。
谢女士是安溪长坑人 , 20年前她嫁给北京一户人家当媳妇 。她的经历在北京马连道传为佳话 。
她手下的伙计证实谢女士所言不虚 , 嫁到北京的她 , 是2000年才开始“闹腾”家乡安溪铁观音的 , 而改变命运和书写传奇的经历 , 也在近5年间 。
今年4月 , 位于北京市二环与三环之间的某高级住宅区开盘 , 谢女士买下一座豪宅 。有趣的是 , 开发商与谢女士早已是“茶友知音” , 谢女士想在豪宅旁增加一个卫生间 , 价格每平方米8600元 。结果她想给钱 , 开发商不要 , 只要她给一斤顶级铁观音即可 。
这样的一次交易 , 一斤安溪铁观音体现的价值为6万余元 。谢女士说 , 其实合算的是开发商 , 因为这斤好茶在京城上流社会 , 可卖到“更好的价格” 。
被龙井茶、冻顶乌龙茶等北京茶商视为“奇迹”的这次交易 , 其实在谢女士看来是“苦尽甘来 , 水到渠成的事” 。
2004年谢女士从家乡安溪贩茶到北京 , 尽管一口京腔 , 但兜售时老是被“老北京认为福建人在卖树叶” 。转机在于“安溪人的锲而不舍” 。她说 , 她们联系京城最有名的茶馆搞演示 , 到各方茶场设专柜寄售等等 。“吃尽千辛万苦” , 也用尽“心智真诚” 。
终于 , 安溪铁观音“让京城上流社会等要员”折服 , 并被作为京城高档礼品的首选 。如此一来 , 茶价一涨再涨 , 短短几年 , “价位上升5倍至8倍” , 高档茶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
【北京马连道茶市的三个安溪女人】 陈碧真:一年卖茶10万斤
穿一袭黑衣裙 , 扎一个“马尾巴” , 24岁的安溪女人陈碧真 , 一眼望去 , 酷似茶庄店员 , 令人无法想象 , 就这样一个女人 , 在北京开了6家茶叶专卖店 , 一年销售铁观音达10万斤 。
在北京马连道南街16号院 , 陈碧真一边冲泡茶水款待采访人员 , 一边在一堆账单上快速签字 。她笑称 , 我这里光今天批发出去的茶叶就达50多万元 。
陈碧真19岁那年 , 跟着安溪老乡来北京打工 , 在沿街叫卖安溪茶中 , 她悟出了一个真理:“既然北京人当安溪茶为树叶 , 我就带上茶具教你喝茶 , 让你明白什么叫好茶 。”
她的这招还真管用 , 不多久客户就像滚雪球一样增多 。她说 , 2001年后来京的安溪卖茶人多了 , 她主意一改 , “卖茶具” , 结果“买茶具的人都成了她的客户” , 专卖店一家接着一家开 。“钱多到每天要银行的人到店里来收取 。”
说到未来 , 尚未婚嫁的陈碧真说 , “就像我的名字一样 , 真最重要 。”今后她还要当好“万里传茶缘的使者” 。
柯秀法:70家茶店遍京城
北京一品得公司女老板柯秀法 , 5年时间在北京开了70余家茶店 。昨日她面对镜头神采从容:这才是第一步 。
柯秀法是安溪县感德镇人 , 她说话轻声细语:1300万人的大北京 , 70家茶店连锁实在不算什么 。她透露:北京有人放着大学教师不做 , 改行卖安溪铁观音 , “安溪人大有作为的时间还在后头” 。
北京马连道市场管理服务部经理孙凤武告诉采访人员:柯老板的话没错 。现在做国内外名茶的 , 马连道有几十种 , 但上千家茶店 , 没有不卖安溪铁观音的 。他说 , “若不卖 , 北京人必定小瞧你!管你原来是卖印度茶的 , 还是搞杭州龙井茶的 。”
柯秀法也是从茶贩做起的 。刚到北京时 , 她同丈夫王灯良在一家武夷岩茶做拼卖 , 即为省租金与人合卖 , 但是现在她的70多家茶叶店 , 全有“天下名茶寄售” 。“整个给颠倒过来了 。”
她认为这一变化最根本的一条是 , 安溪铁观音品质的确独特 , “北京人无法抗拒” , 喝了几百年花茶、绿茶的北京人 , 最终“倒向安溪茶一边” 。
“开200家、700家茶店” , 柯秀法说 , “这不是梦想!而突破口在我看来 , 也只需‘万里传缘’ , 不折不扣地把安溪铁观音神韵搬过来 。”
“天下茶客是一家” 。安溪人碰到了本行的北京人 , 是幸运也是机会 , “茶好情至 , 没有我们安溪人做不到的 。”她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