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西贵溪市白田乡标溪夏家村,我看到了一块乡民们收藏的“茶亭传牌” 。此牌用杉木板制成,长41.7公分、宽20.8公分、厚1公分;牌面斑斓,边角磨损,显现其时代的长远 。牌左端竖写一行较大的字:“夏家送茶排名”;板面以墨线划出小格,每格顶用毛笔整整齐齐地填写着户主的姓名及其轮值送茶的日子;共书写户主84名,列于首位的姓名已难看清,但可辨识其下注有“五月十三日”(阴历),这是标清茶亭每年开端供茶的日子(到重阳节停供),第二名是“邓有财(十四日)”,以下接连开写各户主姓名 。从名单上可见,参加送茶的有聚居于该村的夏、赖、丁、汪、王、吴、周七姓人家,夏姓占绝大多数 。(见上图)
标溪村坐落贵溪、弋阳、万年三县交界处,古来有条连通赣东北9县的大路通过,相传于元末明初,就在村西道旁建起了一座茶亭,为行人供给喝茶小憩之所 。据长者言,旧时大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最多时一日达千人以上,都爱进亭畅饮甘茶 。标溪茶亭向来名传遐迩 。
标溪是个大村,早年就有七八十个烟灶 。家家都乐于为茶亭献茶,怎么逐日挨户告诉以使茶亭供茶不辍不乱呢?老祖先就描绘了这块牌子,其功用是:按牌上列名次第,上家传下家,传到谁家就担任送茶一日;“茶亭传牌”由此得名 。据老年人回想,现存的这块木质传牌,是在20世纪50时代后期所制,迄今已有50余年;而此牌又是模仿前头旧牌的格局制造的,则标溪茶亭运用传牌的前史就更为悠久了 。时至今日,标溪村已繁殖至280户,为传递便利,近年已改用包装箱纸制牌了 。“茶亭传牌到门上,烧茶送茶切莫忘”,是标溪村历代相承的传统 。夏秋耕耘日夜忙,但每天傍晚传牌交代,接牌户不管多忙,当晚就会把大锅水烧开,投入便宜的最棒茶叶,煮茶就绪,让茶水经夜变凉,次日大早就担到茶亭 。当日,主妇还会叮咛子女随时到茶亭转转,一看到茶水快被行人喝光时,就立马再送去一担 。由于相传立有一条规则:空茶桶是没有资历放在茶亭里的,村中人若见茶亭中的茶桶空着,就可把桶扔得远远的,谁让你损坏标溪茶亭声誉呢?!全村老少口耳相传:茶亭茶亭,就是“有茶才停”,八方行人都是全村贵客;谁家供茶慢待,在村中言论中是最不光荣的 。别的还有一条规则,从小暑到立秋的“三伏天”,每日要加派一两户送茶,最热时茶亭一天需供茶十担左右 。总而言之,标溪茶亭历来不会让一个行人喝不到茶而脱离 。
为啥数百年来标溪乡民代代相传如此热心茶亭工作呢?村中人告诉我一句谚语:“谁家没有出行人,应将路人当亲人 。”一个人炎夏出行,流汗过多,很容易脱水中暑发痧,或因口渴难忍而喝路旁边生水,致使呕吐泻泄,那可都是夺命的险症啊!而这座茶亭,让行人既有阴凉歇处又有香茶可喝,解乏又解渴,这不是替无数人解难保身的大善事吗?祖先造亭供茶,哪个后代会不愿意送几天茶呢?村中还有一个传说:曾有母子二人一天中屡次扛桶向茶亭送茶,孩子贪玩不太愿意了,妈妈就说:“这是给你爸送茶呢!”孩子不解:“爸不是到外县卖生果去了吗?”妈妈说:“是啊,你爸这会儿正在那儿的茶亭里喝茶呢!”孩子茅塞顿开,脚步登时愉快跳跃,摇晃得把桶里茶水都溅得妈妈一身 。乡民说:“你晓得这故事里藏着一个啥道理吗?就是一句古话:帮人就是帮己 。”
清乾隆十五年版《贵溪县志》对茶亭有一个评语 。该志在记载包含标溪茶亭古名在内的一系列茶亭之名后,加了一段按语:“茶亭呈报颇多,处处义浆,宾旅无虞暑渴,是亦厚俗之一征” 。称茶亭为淳朴习俗的一大标志,可谓中肯 。
昔时大江南北,像标溪这样的茶亭,曾经是漫山遍野,至今仍有一些乡、村以茶亭命名 。华夏古传的茶亭习俗,形成了一种茶亭精力,即平民百姓的人世关爱、互利情怀和公益热忱,其间包含的是民族文化回忆中的“调和思想” 。标溪村的这块茶亭传牌,正是这种民族美俗的见证文物 。
如今,由于交通兴旺,饮料到处可买、随身可带,很多茶亭皆已隐退于前史深处,但标溪茶亭年年夏秋照旧供茶不辍,由于当地大众还需要它,全村还愿意供奉它,可谓鹤立鸡群 。标溪茶亭,也许是华夏茶亭美俗仅有仍存的活化石吧!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中国又叫华夏
- 怎么查询华夏信用卡账单与进度
- 蝗汉是什么
- 中国茶诗见证中国茶文化
- 伟大的华夏文明有哪些
- 借条见证人是什么意思
- 衮雪,汉中有哪些必去的旅游景点?
- 婚纱店广告语
- 中国被称作“华夏”有什么来历?据说跟一个女人有关?
- 华夏信用卡自动还款什么时候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