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的原文苦斋记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苦斋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的翻译和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
白话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 。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 。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 。
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 。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 。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 。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 。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 。
太阳升上来了,红得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 。有人说,这是东海 。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 。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 。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 。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 。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 。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 。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 。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
扩展知识: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
《核舟记》的原文和翻译是?核舟记作者: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应当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颗米粒左右 。中间高起并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书画卷 。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 。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 。
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 。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 。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直视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 。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应当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 。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本文选自张潮等人编写的《虞初新志》 。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嘉兴)人一、整体把握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
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 。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 。
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 。
又可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 。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 。
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 。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 。
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 。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 。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
记得采纳啊 。
推荐阅读
- 如何将QQ聊天记录发送到微信
- 减肥的人要记住 早餐3不要晚餐4不过
- qq音乐删除访问记录别人能看见吗
- 春季如何预防病菌 这两点要牢记
- 微信注销后聊天记录还能恢复吗
- 蔡林记热干面加盟官网 蔡林记热干面好吃吗
- 3000以内最强游戏笔记本 炫龙笔记本是什么牌子
- 蒋记海鲜自助餐厅
- 可话怎么看别人动态
- 笔记本摄像头用不了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