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

  一、茶意
 
这些天客人真多 。也难怪,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就要到来,千载难逢的庆典,得好好准备 。今日又是一个大忙日,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午夜时分 。无心顾及禅林夜色,转身进屋,往禅椅上一坐,就不再思想 。该是起风了?大殿屋檐下的铃铛叮叮咚咚,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这时才发现身边的茶桌,以及茶桌上散乱的茶杯、茶壶 。小徒弟早已入睡,明天再收拾吧 。夜好静,窗帘半掩,一勾月牙透来淡淡的月光,清凉而潮润 。这会儿,我忽然想起了"人散后,一勾淡月天如水"的诗句 。我不懂诗,但这"诗"却似乎叫我懂得了什么 。于是重新注意月光,以及月光下散乱的茶杯茶壶 。
我想起了茶,想起了茶道 。曾经多次有人对我说,达摩祖师面壁悟悟出了禅道,少林和尚打拳打出了武道;古人写字写出了书道,下棋下出了棋道;连喝茶也喝出茶道来了 。难道吃饭也要吃出个"饭道"不成?"饭道""倒是没有,但"吃文化"之品位及影响是不次于书道、棋道及茶道的 。古人"吃茶",说明当初的茶也是用来吃 。这"当初"至少可推至春秋西汉初期,如《诗疏》中说,"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食 。"茶本自然之物,与五谷杂粮何异?再往前推至神农时代,茶则作祭品之用,如《山海经》、《礼记》、《尚书》中都有记载,这里就不抄录例举了 。自古人神一体,人类先用茶祭神(祭祖),随之便祭自己(以茶为食) 。于是大兴茶业,天下同餐 。同时也就品出了"茶味",即发现了茶之药效 。《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华陀《食经》说,"久食益意思 。""本草纲目"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 。《茶经》说:"茶之为用,味之寒,为饮最宜 。"自从唐朝茶圣陆羽著《茶经》,发明"茶道",天下人正式"饮茶",饮这大自然恩赐的灵丹妙药,于是茶品渐高,茶艺渐精,茶价也愈加昂贵起来, 以至不为贫穷人所有 。茶之幸?茶之哀?
所以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这可不容易 。虽有好友从远方捎来好茶,可我不会"喝好茶",没有工夫,也没心思来练这"特别的感觉" 。看来贫僧是无缘享这"清福"了 。
   
又如周作人先生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瓦屋纸窗常有,清泉绿茶常有,陶瓷茶具常有,可这"半日之闲"不常有 。忙于少林建寺1500周年庆典,佛事俗事缠于一身,虽有"二三人共饮",也不过在谈事之余不知觉地喝它个肚子圆罢了 。十年尘梦也好,一日清灯也好,贫僧恐怕是与这茶事无缘了 。无缘就缘吧 。回头看看月光中,看看茶桌,以及茶桌上散乱的茶杯、茶壶,忽有所悟 。既然茶为自然之物,应与世间万法同根同器,包括人与动物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茶也有与人灵通之处 。俗云人非草木,我说人通草木,茶能让人回归自然,返朴归真 。饮茶既称茶道,就是说饮茶可以入道 。茶道有繁锁的程序,讲究极是细微 。但茶人之意不在"过程",而应是最终的"道"字 。繁锁的程序只是戒 。持戒是为了入定,入定是为了生慧,即入道 。给茶人创造良好的心态,以便品茶得味,即得人生之道,人、茶之品合一 。
今晚的客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今晚的茶饮了一遍又一遍,但末顾及人为何物,茶为何味 。直到现在,人散后,独坐禅房,方有些细微的回味,如窗前的月光 。忙 了一夜的茶杯,在一声"告辞、送客"声中,突然停了下来,形成定格,或满或亏,或正或斜,如人们所说的"杯盘狼藉" 。但它们似乎仍保留着客人们的手温和语感,在各自的位置上静静地躺着,与月光相对无言 。这会儿,我发现他们是如此的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这是一种大安祥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茶道么?茶道原来果真是超越"繁锁的过程"的,正如超越思维、逻辑、形式的禅 。
这会儿,我觉出茶 圣陆羽为何要作《茶经》,而创立茶道了 。
【禅茶】    二、 茶 圣
   
物有大小之别,人有圣凡之分 。人于物理,达至极限,便可成圣 。所以文有文圣,武有武圣,诗有诗圣,画有画圣,行医就诊也有医圣药圣,即使饮茶也能饮出茶圣来 。佛说众生平等,为何还有圣凡之分?道教《三字经》说:"迷则凡,悟则圣" 。圣凡只在迷悟之间 。世间万法各有形式,但慧命源于一体 。从任何一点出发,自心观照,潜心修习,达至慧命本源,便可入道,彻悟圆通,了明万法真谛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禅道 。
自从达摩祖师于嵩山面壁9年,创立佛教禅宗,中国文化便有了新的血液;及至六祖慧能顿悟作佛,一花开五叶,使得禅宗遍地开花,中国文化便有了革命性的变更 。这是形成空前的盛唐文化的根由之一 。在这禅风弥漫的因缘中,一代茶圣应机诞生了 。
 
说起茶圣,你自然会想起智积禅师 。他是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龙盖寺的住持 。大约是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智积禅师走出山门,听见秋雁鸣叫,循声来到西湖之滨,看见几只大雁用羽翼庇护着一个孩童,不由心动,便将小孩拾回寺院,以茶汤调养 。小孩年方3岁,却无姓名,禅师便为他占卦取名,得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小孩便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得字"鸿渐" 。小陆羽从此跟随禅师学文断字,煮茶事佛,焚香参禅 。无依的生命从此有了寄托,幼小的心灵开始根植佛种;禅风在熏习,法雨在浇灌,生命的菩提自然会长成正果 。
也许是由于禅师爱才心切,加倍地给小陆羽灌输佛法,要他剃发为僧 。小陆羽承受不了,渐增逆反心理,于9岁那年公然质问禅师:"出家人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岂能称孝?"禅师惊恼,见小陆羽误入歧途,便让他干活修练,以回头归正 。又将他紧闭禅院,修剪花木,煮茶烧汤,足不出户,还派寺僧严加看管 。小陆羽任劳任怨,终于苦役中练出了一手精湛的茶艺 。禅师兴叹不已,对陆羽的调教愈加严格 。却不知陆羽因迫生厌,心中另起法门 。终于,他趁人不备,悄悄地逃出龙盖寺,离开了智积禅师 。他流浪去了 。
这是人生的小插曲 。陆羽为生存四处奔走,经受了世道的风雨沧桑,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但陆羽毕竟聪明,终于找到了托身之所,在一个戏班子里当了优伶,自编、自导、自演起戏剧来,一时传为佳话 。他创作的剧辞流传至今:
不羡黄金罂,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长向竟陵城下来 。
   
人生即舞台,舞台即人生 。经过生活的洗礼,小陆羽终于佛心有悟,禅机感应 。
   
在一次名流聚会中,陆羽结识了竟陵太守李齐物 。李太守对他的才华和抱负十分爱惜,便以诗书相赠,并修书推荐他到当地名儒邹夫子处求学 。邹夫子当时隐居在竟陵城北火门山中 。陆羽读书之余,常在山中采茶,为师烹煮 。邹夫子感动,特在山坡凿泉取水煎茶 。因水质优良,茶味大增 。陆羽番然大悟,茶、水之间原来是相生互补的,便对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精心考查、研究 。3年后,陆羽学业有成,揖别邹夫子下山,又与贬为竟陵司马的礼部郎中崔国辅结识,二人趣味相合,常在一起出游,谈文论诗,品茶鉴水 。陆羽茶艺大为之长进,发愿要将茶事探个究竟 。22岁那年,他离开了家乡竟陵,出外周游考查去了 。
陆羽从此孤身走天下,西行巴蜀,北上河南,南抵匡庐,东走江浙 。他身披麻衣短褐,脚着布袜草鞋,翻山采茶,觅泉品水,走家串巷,遍访采民 。一路艰辛,一路收获 。大历十年(公元775年)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几经修订,终于定稿问世了 。
既此,茶事已由茶祭、茶食、茶药、茶饮,上升为茶学、茶道 。这是陆羽对五味人生的感悟,可入道处绝非佛门所仅有 。陆羽虽然离开了佛门,但他没有离开佛性,几番周折后,终于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路,找到了人生时空的最佳角度,找到了自身与佛的契合点 。这契合点便是茶 。他以茶入道,觉悟成圣了 。后人奉之为茶圣,皆因如是 。
所以说,出家只是一种形式,修行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见性作佛 。不管在家出家,身居何地,位居何职,只要发无上心,勇猛精进,皆可打破执着,超越自我,见证菩提,得大自在 。
三、 茶经
   
佛祖《心经》二百余字,了明人生实相;老子《道德经》五千余言,道破天地机关;陆羽短短的一部《茶经》,点出了茶道真谛 。然千江月照,只此一轮,万般法门,只此一步 。智者的觉悟,超越时空,真理的迷墙,一触即破,何须千言万语,长篇大论 。
陆羽的《茶经》计七千余字,分上、中、下3卷,共10篇,即一之源、七之事、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简明地论述了茶的起源、产地、沿革、器具,以及采茶、制作、选水、煎烹、品饮的方法 。茶乃自然之物,生长于山水之间 。不同的山水有着不同的灵气,孕育着不同的茶质 。茶质为因,时空为缘,不同的气候决定着茶的质度 。如雨天潮气过重,阴天瘴气缠身,日晒则膏腴内耗,只有在晴朗之晨,日出之前最宜采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采茶、制茶、盛茶及饮茶等过程中所用全部器具,皆有讲究,这是茶道的又一因缘所在 。因为种智,缘乃所缘、依附,因缘契机,方得正果 。因地植茶,因时采茶,因器事茶,是为了创造最佳所缘,以有效地开发、存留茶的天然本质 。
煮茶是茶艺的另一关键 。生火煮水而煎茶,使茶的天然本质得以归原 。其关键所在就是选水 。不同的水质煎出不同的茶味 。陆羽当年只身云游天下,寻泉品水,按水质次第选定二十处名泉,如庐山的天下第一泉,无锡的天下第二泉,蕲州的天下第三泉………等等 。以现代人的说法,这些泉水皆含不同比例的矿元素,质纯味佳,有益人体健康 。但陆羽又说:"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 。"即煮茶最好用茶叶所产地的水,正如茶谚所说,"龙井茶叶虎跑水" 。一方水土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一方茶;人归故里得真情,茶归水源出真品 。当然,这会给茶人带来诸多不便,但取水至少要"取去人远者",人迹罕至的地方,环境没有被污染,水质更接近天然,煮出来的茶更接近原汁原味 。
世间万法来于自然,而归于自然 。何为来,何为归?这正如茶,茶来于水土,本质天然,是其生 。生时绿叶带露,质第幽雅,纯贞无染,却不为人所饮食 。后经人工脱水焙制,去粗取精,走完人生之旅历,方得苦尽甘来,身价百倍 。待重新入水,一番烹煮,三巡冲泡,方回归自然,显露天然本质 。这又如禅师看山,下山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云游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归山后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 。万物皆圆通,宇宙、人生都是一个加,圆,唯一不同的就是半径长短有别 。半径过长时人生难圆,半径为零时则不走自圆 。这半径就是人对自然的感悟 。
扯远了,还是说说茶吧 。茶是给人饮用的 。所以饮茶是茶艺的最终关键 。首先,茶人必须选择或设置一个适合的饮茶环境 。陆羽在《茶经》最后一篇"十之图"中主张,将前面九篇的内容分别绘成图,挂在茶室墙壁上,"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矣 。"饮水思源,茶人一边饮茶,一边看画,看茶的"人生经历",品茶的"人生五味",不知觉中便入了茶之道了 。
这是茶人的因缘 。以茶为因,则地理、气候、水质、器具为缘,天然本质便是果 。茶人品茶,达到某种境界,便茶人合一,即将自己变成了茶,变成了因;此时茶味、茶境为缘,茶道便是果 。茶人根器不同,人生有别,所以对茶道的感悟自然不一样 。陆羽品之如醍醐、甘露 。其他人,如唐朝诗人钱起,常常"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白居易则向往"架岩结茅宇,剧壑开茶园" 。苏东坡却"沫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 。陆游希望"它年犹得作茶神" 。郑板桥喜欢"白菜青盐粘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郭沫若也曾"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 。而最痛快的要数唐朝诗僧释皎然了,他在一首"饮茶歌"中举杯高呼:
   
一饮涤昏昧,情思朗爽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四、 茶道
   
说起茶道,友人们往往要加一定语,名曰"日本茶道"似乎茶道归日本人所有 。我曾多次到过日本,于朋友家饮茶更是无数次 。日本茶道较之于中国,礼节更为繁琐,仪式更其讲究,教人自在不得 。茶道可入,茶道难入,故而更显出日本民族的定心毅力 。茶道已普及于日本国民生活之中 。不错,茶道盛行于日本,可它源承于中国,给创于唐朝的茶圣陆羽 。茶道真正传入日本,是在南宋时期,时值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即千光国师)来到中国,有缘品了一回茶,相思难忘,便于19年后再次来到中国,常住天台山万年寺,拜虚庵禅师为师,学习茶道(即植茶、制茶、煮茶、品茶等) 。4年后返回日本,带去茶种及陆羽的《茶经》 。荣西禅师苦读《茶经》,精研茶道,有所感悟,遂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学专著《吃茶养生记》,后人奉之为"日本《茶经》,并尊荣西为"日本陆羽" 。至此,茶树开始绿遍东赢,茶道方得风行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是一个极为上进的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而圆满自我 。如佛教在印度萌芽,中国开花,但却在日本结果 。自从达摩祖师在嵩山创立禅宗,延至唐朝而鼎盛,五宗八派,遍地开花 。中国人悟性极高,善于创造,却略于利用 。而当禅宗传入日本,日本人便如获至宝,直接用于生活,于是有了日本的茶道、棋道、武士道、插花道等等 。
 
茶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远在魏晋南北朝时,寺僧就有饮茶的习俗 。如东晋名僧怀信常"跣足清淡,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可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 。南朝僧人法瑶,"年垂悬车,饭所饮茶 。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饮茶已饮出了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寿星 。唐朝智积禅师更是一位茶艺高手,曾多次进宫献艺 。如果没有他的严教,陆羽何能练出一手煮茶绝活,何能创立茶道而称圣?陆羽离开智积禅师后,交往最深的要数皎然,皎然是一位有名的诗僧,又是一位得道的茶僧,二人常在一起品茶论诗,谈禅说道,这使陆羽境界大开 。如果没有禅,就没有茶圣;如果没有禅,就没有茶道 。禅茶原是一体的 。
 
世人品茶多品味,禅人品茶多求道 。古今禅师以茶悟道、以茶传道者不可胜数 。寺僧除植茶 。制茶外,还有专门的"饮茶制度",寺院有茶堂、茶寮、茶室、茶棚以及茶鼓,僧职有茶头、茶僧、施茶僧等 。僧人何以如此好茶?人说因为茶有三德:其一坐禅不眠,其二帮助消化,其三抑制性欲 。但这只是形表,禅人饮茶早已超出茶之外 。如日本的南隐禅师,有位学有特来向他求禅,禅师见他执着,便以茶相待,往客人有杯杯中注茶,茶满外溢,仍不住手 。学人忍耐不住,急忙说:"茶已漫出,不要再到了 。"禅师说:"你就象这杯子,里面装满了自己的思想 。若不先把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学人言下大悟 。茶中有佛,佛中有茶,人若执于己见,何能贯通万法 。
最有名的却是“赵州茶” 。"赵州从稔禅师一句"吃茶",唤醒了多少迷途众生 。有一学僧来访,禅师问他来过没有,学僧说"来过" 。禅师说"吃茶去" 。又一学僧来访,禅师又问来过没有,学僧说"没有来过",禅师说"吃茶去" 。旁边学僧不解,问禅师"为何来与没来都吃茶去?"禅师说:"你也吃茶去!"茶乃平常之物,如穿衣吃饭,人人皆需,人人可用 。就象佛法,一切众僧皆有佛性,无高无低,圣凡平等,人人皆备,人人可悟 。禅、茶一味,人佛相通 。佛法随时可见,禅道随时可入 。只要有心,皆可觉悟 。
如何悟?请吃茶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