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历史知识:宋元时期磁州窑瓷器胎釉与造型特征及装饰内容


陶瓷历史知识:宋元时期磁州窑瓷器胎釉与造型特征及装饰内容

文章插图
磁州窑瓷器的胎釉特征
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 , 结构较疏松 , 淘炼不细 , 颗粒粗 , 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 , 含铝量较高 , 另外原料中含量铁、钛等着色杂质高 , 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 。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 。磁州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 , 一是胎质坚细 , 呈灰白色 。另一种是胎质粗松 , 呈红褐色 。器物拿在手里感觉不是很重 , 而民国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坚硬偏厚重 。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 , 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 。
磁州窑还往往使用化妆土施加在胎的表面 , 化妆土最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 , 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 , 掩饰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 , 从而提高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 。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 。磁州窑巧妙利用化妆土 , 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 使化妆土成为一种装饰艺术 , 并达到了高超的水平 。
烧制方法 , 多采用匣钵装烧 , 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 。器内一般多挂釉 。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 , 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 。瓶、罐的圈足及枕的底部往往露胎无釉 。白釉多是白中泛黄的奶白色 , 具有象牙白的质感 , 釉层也不是很厚 , 没有肥润感及垂釉现象 , 不太透明匀净 , 釉面光泽感不是很强 , 常见有细碎开片 。这时期还烧造黑釉、绿釉、黄釉、酱釉及孔雀蓝釉、红釉、三彩 。另外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 , 如: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白釉釉下划花填绿彩、白釉釉下酱彩、白釉釉下酱彩划花 , 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红绿黄黑彩等 。
磁州窑瓷器的造型特点
宋代磁州窑瓷器的产量很大 , 造型也十分丰富 , 主要生产民间日常用瓷 , 还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娱乐用品及各种瓷塑等 。常见的器型有:各式的盘、碗、碟、盏、盏托、渣斗、瓶(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壶、罐、钵、洗、盆、缸、水盂、笔洗、砚滴、镇纸、炉、香薰、唾盂、灯、盖盒 , 仿古铜器式样的樽、奁等 , 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瓷枕始见于隋代 , 最初只是用于陪葬 , 唐代多为医用脉枕 , 式样上体轻形小 , 入宋以后大量生产 , 形体变大 。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 , 从而开始把它做为驱火明目 , 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 。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瓷枕 , 品种繁多 , 形式新颖别致 , 侧重实用性 。磁州窑最突出特点是淳朴、粗犷 , 大件器皿豪放雄伟 , 神态端庄古朴 , 有气魄 。小件器皿制作精美 , 盘、碗、碟类注重灵巧实用 , 形体比例 , 轻重适度 , 线条干净利落 , 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
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内容
磁州窑装饰内容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 , 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故事等 , 其中也随着磁州窑装饰工艺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磁州窑前期 , 即北宋神宗时期(1068一1085) , 以剔、划为主要装饰方法时 , 装饰的纹样内容 , 以植物类的各种花卉、草叶最为多见 , 如缠枝忍冬纹、缠枝牡丹纹、缠枝蔓草纹、连续草叶纹、莲花荷叶纹 。其次为动物类的鸦鹊、鸭、鹿、虎、鸳鸯、鹤、龙纹、凤纹、鱼纹等 , 还有文字 。
北宋晚期 , 特别是在金代成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 , 由于装饰材料和技法的改变 , 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 , 将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艺术引用到瓷器装饰上 , 并影响了中国陶瓷装饰的审美趋向 , 增强了装饰技法的表现力 , 由此也极大拓宽了装饰题材的领域 , 便装饰纹样涉及更加广泛 ,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装饰内容不仅继续保持原有的花草类图案 , 一些新的纹样内容如吉祥图案、山水、书法、福寿以及人物故事均成为很受人们欢迎并十分流行的题材 。
1.植物类图案纹样
牡丹纹此类纹样为磁州窑陶瓷使用最多最久的纹样 , 也是宋代手工艺美术、建筑装饰、整体装饰最流行的纹样 。牡丹在中国传统装饰中被称为&"富贵花&" , 自唐以来见诸于各类装饰 。牡丹寓意幸福美满 , 富贵昌盛 。现实生活中 , 唐宋之际牡丹曾被封为花中之王 , 牡丹花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
磁州窑装饰将牡丹纹高度概括 , 并予以充分地展现 , 将牡丹最完美的形态精心提炼出来 , 无论是彩绘还是刻划 , 都以流利洒脱、豪迈奔放的笔法表现了牡丹的活力与生机 。装饰中所用牡丹纹品种极多 , 绘工根据牡丹花生长规律 , 从多种不同角度描绘牡丹 , 尽力表现它的娇艳和雍容华贵 。仅牡丹花头形象的画法就不下几十种 。有大叶折枝牡丹 , 茎蔓相错两枝相交的交枝牡丹 , 花朵盛开、枝叶茎蔓缠绕纷呈、穿插自由自在从不间断的缠枝牡丹 。也有单枝牡丹配以繁茂枝叶组成的菱形图案式牡丹 。牡丹花头有两层多瓣式 , 三层多瓣式 , 宝塔形牡丹 , 三层向心式 , 三组折枝式牡丹纹 。元代磁州窑缠枝牡丹纹 , 使用三瓣叶形 , 不画叶筋 。
莲花纹
磁州窑陶瓷装饰主要纹样之一 。莲纹的出现和中国佛教盛行于民间有关 。自佛教传人中国后 , 便以莲花作为佛教标志 , 代表&"净土&" , 象征&"纯洁&" , 寓意&"吉祥&" 。佛教文化中 , 舒展的荷叶上配着盛开的莲花 , 缠枝莲纹也很常见 。在民间老百姓咏莲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 , 含有神圣的意义 。莲纹在磁州窑陶瓷装饰中被广泛地使用 , 更大意义在于取其吉祥的含义 , 莲花纶鱼取谐音&"连年有余&"儿童戏莲寓意&"连生贵子&" 。莲花常用于碗、盘造型中 , 一盛开之莲花辅助一叶 , 圆形构图丰满充实 , 还有仰覆莲花 , 一上一下 , 两相呼应 。三组莲花图案 , 采用莲叶向心武 , 花头朝外 , 茎叶弯曲似有转动感 , 紧紧环绕布满造型中心 , 显得生动活泼 。
茶花纹
在磁州窑装饰中常用 , 特别多见于白釉黑彩、红绿彩的装饰中 。在民间常用来表示祝福 , 或寄以美好企盼 。
菊花纹
中国传统花卉纹样 。菊深秋开花 , 不畏寒 。据传以其花泡水可以治病 , 朱孺子长饮用于菊和梧桐子泡的茶 , 以后成了神仙 。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 , 令人长寿 。菊花还被看成是群花中的隐逸者 , 并赞它凤劲斋逾远 , 霜寒色更鲜 。故常喻为君子 。菊花是文人喜爱的花 , 将菊花纹样赋予多种含义 , 磁州窑陶瓷装饰中经常使用 。
忍冬纹
古代寓意纹样 , 多作为佛教图案使用 , 可能取其&"益寿&"的涵义 。磁州窑常用做边饰 。忍冬是一种缠绕植物 , 俗称金银藤 , 其花长瓣垂须 , 黄白相伴 , 凌冬不凋 , 所以称为忍冬 。
卷草纹在唐代开始流行 , 宋代陶瓷装饰中使用普遍 , 磁州窑陶瓷以卷草纹做边花的装饰 , 白釉黑刻在玉壶春瓶 , 以卷草、卷叶的纹样装饰造型 , 图案纹样丰满 , 张力十足 。
蕉叶纹磁州窑装饰中常用纹样 , 做主花纹时装饰在造型腹部 , 以卷叶形式用做边花 。常青植物 , 叶形宽大舒展 , 具有象征青春美好的寓意 。
2.动物类图案纹样
【陶瓷历史知识:宋元时期磁州窑瓷器胎釉与造型特征及装饰内容】动物题材的装饰纹样在磁州窑瓷器上被大量使用 ,  许多有趣的动物形象使用频繁 , 如狮、虎、龙、凤、鸭、牛、鸳鸯、芦雁、喜鹊、蜻蜓、雀鸟、游鱼等 。
虎纹
虎的雄健、威猛是许多艺术形式表现的内容 。在磁州窑陶瓷装饰中虎纹被描写得生动有趣 , 弓起的背部 , 表现出时刻蹿跃的架势 , 静中寓动 , 以简洁凝炼的笔法画出虎纹 , 并以虎纹的变化表现出动感 , 概括了猛虎的气势 。有趣的是虎的面部画得俏皮而滑稽 , 反映了民间陶瓷装饰的特征 。
龙纹
磁州窑装饰使用很多的纹样之一 。龙在中国是人们意念中的神兽 , 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 龙的形象也是一种组合的形象 。磁州窑装饰中的龙纹是具有无限能量的蛟龙 , 但又是具有平民色彩的龙 , 龙的形象并不凶恶 , 显得和善而俏皮 , 这和许多工艺装饰上的龙纹不同 , 与后世明、清瓷器装饰的龙纹也不同 。龙的形象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含义 , 龙代表皇帝 , 皇帝是龙的化身 , 被称为&"真龙天子&" 。龙的形象在很多时候是威严的 , 然而在磁州窑装饰中它反映的是另一种情趣 , 是一种和普通人能够沟通的形象 。这也鲜明地证实了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 和对皇权的看法 , 传达着平和、质朴的情怀 。
凤纹
凤凰和龙一样 , 是古代人民想象中的传统的造型 , 每一个人都有他心中的凤凰形象 。凤凰是代表皇后的 , 龙凤配被人们认为是最佳的组合 。凤同样是人们想象中的形象 , 也是以现实生活中多种飞禽、动物组合而成的 。如鹤鹅头、孔雀尾、仙鹤爪、大鹏翅、锦鸡身 。使用凤纹象征高贵、吉祥 。同龙纹一样 , 出现在磁州窑陶瓷上的凤纹 , 简洁、生动并带有几分稚气 。在表现凤展翅高飞时 , 画了几朵云来烘托其轻盈直上 , 任意翱翔之态 。以借意的方法传达给人们&"牡丹飞凤&"的视觉感受如&"凤回首&"纹 。(1982年扬州出土的磁州窑龙凤纹罐 , 采取立式画法 , 凤凰的腹部呈螺旋形 , 羽毛全部由放射线状的细线条构成 , 整个凤纹的形状有如一个等边三角形 , 画面简洁 , 生动活泼 , 是元代磁州窑凤纹应用中的时代性突破 。)
鹿纹
鹿纹在磁州窑装饰中经常出现 , 主要是传统文化中借鹿的谐音寓禄 , 来表示一种祝福 。鹿在民间传说中被视为瑞兽 , 一种神物 , 是人升仙时的乘骑 , 代表吉祥和财富 。在磁州窑瓷枕上鹿纹图案使用更加普遍 。画法也更为生活化 , 有在山林中奔跑的小鹿 , 也有漫步于草丛之间回首顾望的子母鹿 。
鹤纹
传统寓意纹样 , 《淮南子 说林训》:&"鹤寿千岁 , 以极其游 。&"鹤的年寿长 , 常用为祝寿之辞 。因此吉祥纹样中多有鹤纹 。磁州窑装饰中的鹤纹 , 通常用笔线条简练 。纹样画得充满童稚气 , 有的鹤抬腿伸脖 , 注视水中的食物 , 有的鹤双腿伸直 , 振翅高飞 。
花鸟纹
磁州窑装饰的主要题材之一 , 在瓶、罐上 , 特别是陶枕上最为多见 。通常用笔精练 , 线条劲挺流畅 , 风格活泼 , 以展翅飞翔的小鸟、小雀 , 喜鹊登枝等图案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情景 。这些都表现了磁州窑画工对生活的熟悉、观察的细腻探人 , 达到了意到笔到 , 表现了非常生活化 , 非常生动的绘瓷图案 。
鱼纹
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装饰纹样 ,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大量出现 , 也许曾经是部族的图腾符号 。这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 , 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器物装饰上 。磁州窑装饰中鱼纹的品种是非常丰富的 , 表现了不同的色的形象 , 最常见的有鲤鱼、草鱼、鲢鱼、鲶鱼 。在磁州窑陶器上的鱼纹 , 多为肥壮 , 鳍、尾上翘 , 表现出很强的动感 , 看似像在水中游动 。有的鱼纹写实、有的鱼纹写意 , 寥寥数笔 。生动活泼 。有时几根线条就组合成一条或几条抽象的鱼 , 鱼和水波纹融于一体 。表现出高超的借意装饰技法 。以相反的方向 , 插绘鱼纹和水草 。表现出鱼在游动的感觉 。磁州窑的工匠还用绘间或兼剔、刻的手法 , 把生存在漳河里的各种鱼的动态很写买地表现在陶瓷的瓶、罐、钵、盆上以一种纯真、浪漫的情感描出或溯水而上、或在荷莲中静息、或跃出水面争食嬉戏的各种鱼 , 用水草的飘拂暗示水的流动 , 静中寓动 。鱼藻纹是元代装饰中非常典型的形式 , 鱼藻纹中鱼形象繁多 , 各种各样不下几十种形式 , 有藏肚鱼、藏尾鱼、藏头露尾鱼 。水草尖逆向对着鱼头 , 看上去像鱼儿在逆水行进 , 给人感觉鱼在游动 , 这是典型民间装饰艺术的借景寓意法 , 用风动的水草给你视觉提示 , 让你产生联想:鱼在动 。双鱼交叉纹 , 与现代装饰语言相同 , 鱼纹的广泛使用说明了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是磁州窑陶瓷彩绘主要表现的内容 。鱼的寓意好 , 装饰效果生动 , 多用在大盘或大盆里面 , 具有象征意义 , 达到了民间艺术要求精神和物质达到完美的统一的目的 。
鱼纹在磁州窑陶瓷上的运用 , 还有其他寓意 。传统民俗文化中 , &"鱼&"与&"余&"谐音 , 以&"鱼&"来比喻富裕、充足之吉祥美好之意 。同时鱼多子 , 以鱼来暗示多子多福 , 兴旺发达的意思 , 表示对后代繁盛的祝福 。这种借意祈福在民间陶瓷装饰上非常普遍 。
鸳鸯纹磁州窑陶瓷中普遍使用的纹样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 , 鸳鸯鸟是爱情的象征 , 雌雄偶居 , 形影不离 , 成双成对在一起 , 是甜蜜美好爱情最形象的表征 。磁州窑陶瓷的盘碗 , 特别是瓷忱上用此类图案最多 。画面通常表现荷莲叶、荷花 , 或垂柳水纹 。鸳鸯一前一后 , 
或以其他水禽、植物形象 , 如水草或野鸭来打破构图 , 从而丰富图案的装饰性 。
3.人物纹样装饰
婴戏纹磁州窑陶瓷中十分重要的题材之一 , 主要用于瓶、盘、碗、罐、枕等造型上 , 通过对人真无暇儿童嬉戏的各种生活场景、动作的描写 , 表现对一种无忧无虑美好生活的企盼向往 , 叙说对生活的热爱 , 或对一种美的事物希望 。婴戏纹样的构成了除了将活泼、健康、胖胖的大头娃娃动态刻画外 , 同时画面一定陪衬有意味的背景或有吉祥寓意的植物、动物 。如婴停竹马、池塘赶鸭、双婴戏鸟、打陀螺、放风肇、就鞠等 。婴戏纹样没有一些陶瓷装饰纹样的含蓄和神秘 , 只有童稚的明朗和健康 。
4.情节人物纹样
带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纹装饰多用于瓷枕 , 特别是在元代磁州窑器物上 , 有些纹样是著名的历史故事 , 有些则是戏剧中的故事情节 。元代戏曲艺术发达 , 纹样中的题材 , 表现了磁州窑窑工和当时社会民众对元代杂剧 , 以及杂剧中所歌颂的历史人物的喜爱 。元代戏曲的流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 同时通过这种艺术形式 , 也加速了各种思潮的传播 , 因此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人物 , 出现在陶瓷装饰上是十分自然的 。将人物故事题材的装饰用在陶瓷上 , 要求陶瓷画工不仅有精湛的画功 , 还要具有相当的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 , 关于这一点 , 有学者认为是画院画师分样本 , 陶工摹绘于器物上 。笔者认为 , 有两点很值得商榷 。一是画院 , 据美术史记载 , 元代宫廷不设画院 , 因此就不存在画院画师分样本的可能 。二是磁州窑属民间窑 , 它的装饰题材不受官方任何限制 , 用什么纹样来装饰器物 , 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流行的题材 , 磁州窑为民间窑 , 它的制品主要是销售于市场 , 顾客主要是普通名百姓 。从商业角度看 , 什么题材是大众关心的、喜闻乐见的 , 瓷器装饰上就用什么 , 这是符合逻辑的 。因此 , 笔者认为 , 此类纹样的出现 , 一是磁州窑画工的自身创作品 , 另一种可能是受民间年画、画本的影响 , 被摹描于陶瓷上 , 同时也不排除其他瓷窑对其的影响 。因为在磁州窑陶瓷发展的同时 , 耀州窑、定窑的陶瓷都在发展 , 类似于此类内容的纹样也出现在耀州窑、定窑的产品上 。而耀州窑和定窑为宫廷制作陶瓷 , 受到官方在工艺技术上的关照 , 是极有可能和顺理成章的 。再者耀州窑、定窑、磁州窑在某些装饰技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 因此 , 综合起来看 , 窑场与窑场之间的影响是极有可能的 。
总之 , 带有故事情节的人物装饰纹样 , 不但丰富了磁州窑装饰的内容 , 同时也增加了更强烈的人文色彩 , 使磁州窑装饰融合了更多的艺术精神 。
5.文字装饰
文字是磁州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宋、金、元时期磁州窑装饰的又一主要特征 。在陶瓷器上题诗写字为装饰 , 最早应始于唐代长沙窑 , 磁州窑陶瓷产品继承了这个传统 , 并加以弘扬 , 大大扩大了这种装饰形式 , 以不同书体的汉字为装饰 , 这不仅丰富了陶瓷装饰的题材 , 而且密切了陶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提升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品位 。
陶瓷装饰上书体多为行草 , 大多字体道劲 , 结构严谨 , 运笔有力 , 很显然这些绘工是有相当功力的书家 。有的字体略有黄庭坚的笔意 , 也有颜体风格 , 有些是魏碑 , 绝大多数题字是非常严谨认真的 。有学者认为 , 磁州窑器物上的书体 , 是受宋朝被称为&"楷法行草为本朝第一&"的蔡襄的影响 , 很显然书法是有意味的装饰 。书体装饰的文字内容丰富多彩 , 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从一个方面记述了宋代社会的民俗风情 。书法装饰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略带看破红尘、退居乡野的隐士或仕途受阻的失意文人情怀的诗文 , 也有词牌、曲牌;一种是反映市民意识 , 带有谈谐调倪的市井打油诗 。如河北彭城出土的瓷枕 , 上书《朝天子》诗文:&"左难右难 , 枉把功名干 , 烟波名利不如闲 , 到头来无忧患 , 积玉堆金无边无岸 , 限来时 , 悔后晚 , 病患过关 , 谁救得贪心汉 。&"另一件六方枕上题有:"驾踏花飞 , 乱红铺地无人扫 。杜鹃醒了 , 菜底青梅小 。倦拨琵琶 , 总是相思调 。凭谁表!暗伤怀抱 , 门掩青春若 。&"一些反映市井文化 , 并带警世色彩的句子如&"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有客问浮世 , 无言指落花&" , &"招财利市&" , &"天下太平&" , &"月照他中月 , 人观镜内人&" , &"无枝不黄叶 , 有山得翠影&" , &"绿叶追凤长 , 黄花向日开 , 香因风里得 , 甜向苦中来&" , 以及&"家国永安&" , &"风花雪夜&" , &"寿&"等 。这些诗、词、题、赋反映了宋元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 ,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流行文学艺术对陶瓷装饰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