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分别有什么
1、中国的24个节气分别是什么?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李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24节气 章*[%] 章# 周 [占年数]
小寒 01/05 [80%] 01/05 01/05 [96/200]
大寒 01/20 [80%] 01/20 01/20 [121/200]
立春 02/04 [61%] 02/04 02/04 [126/200]
雨水 02/18 [44%] 02/18 02/19 [122/200]
惊蛰 03/06 [80%] 03/05 03/05 [98/200]
春分 03/21 [80%] 03/20 03/21 [97/200]
清明 04/05 [33%] 04/04 04/05 [112/200]
谷雨 04/20 [59%] 04/20 04/20 [122/200]
立夏 05/05 [83%] 05/05 05/05 [105/200]
小满 05/21 [55%] 05/21 05/21 [120/200]
芒种 06/05 [78%] 06/05 06/06 [111/200]
夏至 06/21 [82%] 06/21 06/21 [110/200]
小暑 07/07 [61%] 07/07 07/07 [109/200]
大暑 07/23 [67%] 07/22 07/23 [111/200]
立秋 08/07 [82%] 08/07 08/07 [102/200]
处暑 08/23 [62%] 08/23 08/23 [119/200]
白露 09/07 [79%] 09/07 09/08 [117/200]
秋分 09/23 [54%] 09/23 09/23 [121/200]
寒露 10/08 [77%] 10/08 10/08 [119/200]
霜降 10/23 [82%] 10/23 10/23 [113/200]
立冬 11/07 [82%] 11/07 11/07 [119/200]
小雪 11/22 [79%] 11/22 11/22 [117/200]
大雪 12/07 [67%] 12/07 12/07 [129/200]
冬至 12/21 [59%] 12/21 12/22 [120/200]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平分 。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2、24个节气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 。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有人还写成七言诗 。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 。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 。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 。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 。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3、24个节气都有什么啊?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日期对照列表如下: 节气 月份 日期 节气 月份 日期 节气 月份 日期 小寒 1月 5日或6日 立夏 5月 6日或7日 白露 9月 8日或9日 大寒 20日或21日 小满 21日或22日 秋分 23日或24日 立春 2月 4日或5日 芒种 6月 6日或7日 寒露 10月 8日或9日 雨水 19日或20日 夏至 21日或22日 霜降 23日或24日 惊蛰 3月 6日或7日 小暑 7月 7日或8日 立冬 11月 7日或8日 春分 21日或22日 大暑 23日或24日 小雪 22日或23日 清明 4月 5日或6日 立秋 8月 8日或9日 大雪 12月 7日或8日 谷雨 20日或21日 处暑 23日或24日 冬至 23日或24日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立”即开始的意思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 。“至”意为极、最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雨连连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分”即平分的意思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 。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芒种火烧天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二十四个节气都有哪些?
展开全部
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日 期夏季日 期秋季日 期冬季日 期
立春 2月3-5日立夏 5月5-7日立秋 8月7-9日立冬 11月7-8日
雨水 2月18-20日小满 5月20-22日处暑 8月22-24日小雪 11月22-23日
惊蛰 3月5-7日芒种 6月5-7日白露 9月7-9日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夏至 6月21-22日秋分 9月22-24日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小暑 7月6-8日寒露 10月8-9日小寒 1月5-7日
谷雨 4月19-21日大暑 7月22日-24日霜降 10月23-24日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
二十四个节气
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历法中所没有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代表春季的六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代表夏季的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里则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 的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 。
立春(2月3-5日):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 。
雨水(2月18-20日):意味着气温回暖,从这以后,我国广大的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 。
惊蛰(3月5-7日):开始雷鸣,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 。
春分(3月20-22日):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是昼夜相等的季节,这是春秋两季的中间 。这天,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各地的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
清明(4月4-6日):气候温暖,春光明媚,草木萌发,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
谷雨(4月19-21日):雨量渐增,适应各物生长,有“雨后百谷”的意思 。
立夏(5月5-7日):是夏季伊始,气温显著长升高 。
小满(5月20-22日):麦类夏收作物,籽粒逐渐饱满,开始结实成熟 。
芒种(6月5-7日):芒是代表一些有茫的作物,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种是种子的意思) 。或表明晚各、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
夏至(6月21-22日):炎热的夏天来临 。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白昼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古称日长至,日影最短 。
小暑(7月6-8日):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 。小暑时暑气上升,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 。
大暑(7月22-24日):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
立秋(8月7-9日):秋季的开始 。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秋天开始了 。
处暑(8月22-24日):"处"是"止"的意思,处暑表示暑天到此终止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白露(9月7-9日):白露节前后,气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转凉,昼暖夜寒,更易达到形成露水的条件,因而露较多、较重,呈现白色,所以叫白露 。
秋分(9月22-24日):这天,太阳光又直射在赤道上,各地昼夜又一样长 。
寒露(10月8-9日):表示气温已经很低,露华渐浓,草木枯萎,这时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了,是气候逐渐转冷的季节 。
霜降(10月23-24日):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现象 。
立冬(11月7-8日):是指冬季的开始 。
小雪(11月22-23日):气温下降,开始降雪,表示已经到了下雪的季节,但雪量还不多、不大 。
大雪(12月6-8日):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开始大起来,地面出现积雪 。
冬至(12月21-23):表示寒冷冬天到来和意思 。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古时称日短至,日影最长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 。
小寒(1月5-7日):表示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冷气积久而为寒,进入寒冬,但还未达到最冷的时候 。
大寒(1月20-21日):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和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寒正在数九寒天的三九,因而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
展开全部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推荐阅读
- 夏季排毒的误区有哪些
- 芒种时节为什么煮梅?酸梅汤有什么优点
- 威士忌的品牌有那几种
- 写法有哪几种,作文小水滴与大海有哪几种写法
- 7纳米的手机处理器有哪些
- 稀有霸气昵称大全古风 稀有古风网名
- 李心艾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孩子转学需要什么手续 孩子转学需要的手续有哪些
- 对联的颜色有什么讲究
- 刮痧的工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