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错误标准1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所谓的“专家”如是传授经验,说紫砂壶盖取下,倒扣桌面上,壶嘴、壶口、壶把三点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壶 。
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壶友,这个跟壶嘴壶把的高度有关,跟壶好不好没有半点关系,如果按这个标准来选紫砂壶,很多有实力的制壶艺人,还有大师都该下岗 。切莫被所谓的砖家误导!
为何有的壶取下口盖倒扣会不平?
与器形也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考虑茶壶的实用性,有的茶壶壶嘴会高于壶口,因为壶嘴做的太低,壶里注入水还未满,水已经通过壶嘴留出 。你想过没有,提梁壶如何倒扣?
总而言之,三山不能都要求齐平,是从实用和审美两方面考虑的:有些壶流把比壶口高一点更好看,大部分壶如果流把与壶口都完全齐平,泡茶时可能会从壶口溢出,这样就不实用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有意识把壶的流安装超高一点 。这个跟壶好不好没任何关系 。
【紫砂圈一些不靠谱的选壶标准!】错误标准2
有些壶友,特别是一些新壶友对壶的三点一线非常在意,有的可以说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了,要知道只要是真正手工做的有那么精准么?能做到像自动化机器那么精确么,当然我不否认有这种壶,但不可能把把都是 。手工制作的壶不会绝对的笔直,只能说完全是靠做壶艺人目测尽量笔直 。如果用尺子等专业测量工具测量是否三点一线,是不合理的 。手工制作的壶不像现代化机器下的产品,可以量化的 。有些壶友却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用直尺测量相差半毫米就认为壶三点不在一线,太过于钻牛角尖,有过而无不及,做紫砂壶的师傅都要气得吐血 。手工制作有个半毫米偏差很正常 。
错误标准3
有的老玩家认为倒茶时茶水一丁点都不允许有顺着壶嘴往下流 。流涎严重是不能允许的,但是过于偏激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很多壶因为整把壶的造型而决定了壶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还有方器和筋囊器,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所以要综合而论,不要因为一丁点的流涎就认为是壶做得不好,那样的话做紫砂壶师傅都得改行 。
错误标准4
倒茶时茶汤不能从壶口流出,实际上很多紫砂壶都做不到这点;符合这个标准的不等于就是一把好壶;稍有流涎的也不等于是劣壶;
这里除了跟个人使用习惯有关外,还与壶型不同有相当关系 。
错误标准5
有些朋友相当在意壶盖与紫砂壶身之间的间隙,选紫砂壶的时候总要左右晃一下壶盖,要是能晃动的距离大一丁点马上否定这把壶的价值,总希望壶盖盖上是纹丝不动的 。每个人制壶的思路和理念不同,有时候还要考虑实用性 。现在有整口工艺,在一次烧成后进行整口再烧二变,要做到扣盖紧密,绝非难事 。口盖紧密度太好的话,如果有茶叶卡在其中,有时候很难把壶盖拿出,稍有不慎还会把壶盖打烂 。
错误标准6
认为通过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流出与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就是好壶 。这个是很多壶友所追求的 。实际使用当中却很少有人以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收放,使用起来是相当的不自如,而有相当的壶是按压不到气孔的,比如牛盖壶根本无法按住气孔 。而市场上很多价格在几十块的紫砂壶只要整口后壶盖和壶身的紧密度较好,都可以做到上述要求,而像石瓢,哪怕是顾景舟做的石瓢就没办法按到气孔,也就做不到上述的要求 。
错误标准7
用开水淋壶,觉得干得快的泥料就好 。这种做法广为流传,许多壶友都非常相信,那么是否是正确的,依据又是说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热水浇淋到壶表面,壶的吸水性好,自然就干的快;另外如果不易在壶身挂水,自然也干得快 。我们先说不挂水,这取决于几个因素,我们主要说三个 。
壶型与水干快慢是有关的 。举例来说,西施等壶型,在壶表面并不会形成积水,相对来水肯定是干的比较快的,而像仿古这类壶身线条比较平缓的,流水自然也较慢,干的就比较慢 。
第二个因素紫砂壶的烧结度 。如果烧结度、结晶度比较高,那么壶的瓷化程度也就越高 。朱泥就是很好的例子,表面细腻,这类水也就容易从壶表滑落,自然也是干的快 。
第三个因素紫砂壶是否进行后处理 。如果壶经过抛光、打蜡等工序处理,那么自然壶表面也是非常光滑,不易挂水,干的就快 。
错误标准8
认为全手工紫砂壶一定比半手工壶好,全手工制作是传统工艺,非常考验作者功力,而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壶也精品不断 。不管全手工成型工艺还是半手工成型工艺,关键要看这个壶做出来的整体品质究竟如何,成型工艺只是作为评判紫砂壶品质的其中的一个要素,因为还要结合泥料,造型,做工 。装饰等因素综合起来评判 。
希望大家看完上面总结的八个错误标准,在购买紫砂壶的时候能以客观实际的要求和标准去重新审视一把紫砂壶 。
推荐阅读
- 紫砂壶有了,但想泡一壶好茶,还需要注意什么?
- 苹果皮可以去黑眼圈吗,改善黑眼圈的最好方法
- 紫砂壶和盖碗,用谁泡茶更胜一筹
- 饭后有效减肥的一些小动作
- 时针走一圈是多少小时
- 洋葱圈是什么做的
- 磁导体怎么做
- 该如何利用冬瓜皮减肥呢
- 红圈镜头的优势是什么
- 朋友圈在吗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