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

散曲是元朝文艺史上的明珠 , 那么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其实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 接着往下看吧
小令
又称“叶儿” , 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 。单片只曲 , 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 , 还有一种联章体 , 又称重头小令 , 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 , 最多可达百支 , 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
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四时乐兴》 , 以四支同调小令分咏春、夏、秋、冬 , 构成一支组曲;《录鬼簿》载乔吉曾有咏西湖的〔梧叶儿〕百首 , 是重头小令之最长者 。联章体虽以同题同调的组曲出现 , 内容上互有联系 , 但组曲中的各支曲子仍是完整独立的小令形态 , 故仍属于小令的范畴 。
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大令” , 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 。套数的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 , 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 , 各曲同押一部韵 , 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
小令和套数是散曲最主要的两种体制 , 它们一为短小精练 , 一为富赡雍容 , 各具不同的表现功能 。

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 , 散曲体制中还有一种带过曲 。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 , 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 , 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 。带过曲属小型组曲;与套数比较 , 其容量要小得多 , 且没有尾声 。可见 , 带过曲乃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
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 , 在它身上显然流动着诗、词等韵文文体的血脉 , 继承了它们的优秀传统 。
然而 , 它更有着不同于传统诗、词的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 ,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散曲与词一样 , 采用长短句句式 , 但句式更加灵活多变 。例如 , 词牌句数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 , 不能随意增损 。而散曲则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 , 突破规定曲牌的句数 , 进行增句 。又如 , 词的句式短则一两字 , 最长不超过11字;而散曲的句式短的一两个字 , 长的可达几十字 , 伸缩变化极大 。
这主要是由于散曲采用了特有的“衬字”方式 。所谓衬字 , 指的是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 。
如〔正宫·塞鸿秋〕一曲 , 其末句依格本是七个字 , 但贯云石的《塞鸿秋·代人作》 , 末句作“今日个病恹恹 , 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 变为14个字了 。这本格之外所增加的七个字 , 就是衬字 。
至于哪七字属衬字 , 从以辞合乐的角度看 , 并无须确指 。增加衬字 , 突破了词的字数限制 , 使得曲调的字数可以随着旋律的往复而自由伸缩增减 , 较好地解决了诗的字数整齐单调与乐的节奏、旋律繁复变化之间的矛盾 。
同时 , 在艺术上 , 衬字还明显具有让语言口语化、通俗化 , 并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
例如关汉卿《不伏老》套数 , 〔黄钟尾〕一曲 , 把“我是一料铜豌豆”七字 , 增衬成“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 这一来 , 显得豪放泼辣 , 把“铜豌豆”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
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传统的抒情文学诗、词的语言以典雅为尚 , 讲究庄雅工整 , 精骛细腻 , 一般来讲 , 是排斥通俗的 。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 , 但从总体倾向来看 , 却是以俗为美 。
披阅散曲 , 俗语、蛮语(少数民族之语)、谑语(戏谑调侃之语)、嗑语(唠叨琐屑之语)、市语(行话、隐语、谜语)、方言常语纷至沓来 , 比比皆是 , 使人一下子就沉浸到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氛围之中 。
散曲的句法讲求完整连贯 , 省略语法关系 , 直接以意象平列和句与句之间跳跃接续等诗、词中常见的写法 , 在散曲中却较少见 , 因而 , 散曲的语言明显地具有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 。
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评散曲的语言“方言常语 , 沓而成章 , 着不得一毫故实” 。清黄周星《制曲枝语》云:“曲之体无他 , 不过八字尽之 , 曰:少引圣籍 , 多发天然而已 。”都是对散曲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语言风格的精辟概括 。
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在我国古代抒情性文学的创作中 , 尽管存在着各种风格争奇斗妍各逞风骚的情况 , 但含蓄蕴藉始终是抒情性文学审美取向的主流 , 这一点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散曲在审美取向上当然也不排斥含蓄蕴藉一格 , 这在小令一体中表现得还比较突出 , 但从总体上说 , 它崇尚的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之美 , 与诗、词大异其趣 。
任讷对散曲的这一审美取向作过精彩论述:“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至为尚 , 不但不宽弛、不令蓄 , 且多冲口而出 , 若不能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辞面 , 用比兴者并所比所兴亦说明无隐 。此其态度为迫切、为坦率 , 恰与词处相反地位 。”
散曲往往非但不“含蓄”其意 , “蕴藉”其情 , 反而唯恐其意不显 , 其情不畅 , 直待极情尽致酣畅淋漓而后止 , 上举关汉卿《不伏老》套数〔黄钟尾〕一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同时 , 由于散曲多借用“赋”的铺陈白描的表达方式 , 可以随意增句和增加衬字 , 可以有顶针、叠字、短柱对、鼎足对等多种手法 , 也对这一审美取向的形成 , 起了推波助澜之效 。
从上述散曲的特点可见 , 比之传统的抒情文学样式诗、词 , 散曲身上刻有较多的俗文学的印记 。
它是金元之际民族大融合所带来的乐曲的变化;传统思想、观念的相对松弛;知识分子由于地位的下降更加接近民间 , 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 , 他们的欣赏趣味反馈于文学创作等一系列因素合力的产物 。
散曲以其散发着土气息、泥滋味的清新形象 , 迅速风靡了元代文坛 , 也使得中国文学的百花园里又增添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
【散曲的体制有哪些?风格是什么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