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饮茶方法的变迁


       煮茶法: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 , 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 , 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 , 明清以迄今 , 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 , 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 , 饮茶类似喝蔬茶汤 , 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
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 , 但煮茶依然流行 ,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陆羽《茶经·五之煮》就记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 , 煮之百沸 , 或扬令滑 , 或煮去沫 , 斯沟渠间弃水耳 , 而习俗不已 。";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 , 散收 , 无采早法 。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唐代煮茶 , 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
 

中国历代饮茶方法的变迁

文章插图
 
煎茶法: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 , 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 , 成细微粒的茶末 , 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 , 为一沸;锅边缘如涌泉连珠 , 为二沸 。腾波鼓浪 , 为三沸 。) , 在二沸时投茶煮 , 然后分饮 。
【中国历代饮茶方法的变迁】具体过程就是: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 , 并微有沸水声时 , 是第“一沸” , 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 尝尝水的味道 。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 , 是“二沸” , 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 , 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 , 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 。待水面波浪翻滚时 , 是“三沸” , 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 , 使开水停止沸腾 。此时 , 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 , 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 , 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 , 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 , 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 。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
与煮茶法不同之处: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 , 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时投入"茶末"煮 。
 
中国历代饮茶方法的变迁

文章插图
 
点茶法:
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 包括将团饼炙、碾、罗 , 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 。区别与煎茶之处在于 , 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 , 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 , 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 , 先是调成膏状 , 再接着注水 , 用茶筅快速击打 , 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茶的优劣 , 以饽沫出现是否快 , 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来评定 。沫饽洁白 , 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 。因茶乳融合 , 水质浓稠 , 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 , 自然称为“咬盏” 。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 , 谓之“候汤” 。候汤最难 , 未熟则沫浮 , 过熟则茶沉 , 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 , 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 。宋代点茶 , 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 , 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 , 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 , 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茶盏、点茶(调膏、击拂) 。
 
中国历代饮茶方法的变迁

文章插图
 
撮泡法:
明代开始 , 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的饮茶法 , 逐渐代替了唐代饼茶煎饮法和宋代末茶点饮法 , 即撮泡法 。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中 , 以沸水冲泡 , 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
唐五代主煎茶 , 宋元主点茶 , 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 。朱元璋罢贡团饼茶 , 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 , 茶风也为之一变 。散茶代替龙团凤饼 , 炒茶工艺逐渐流行 , 六类茶类开始逐步确立 。今日流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