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的由来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节气,在每年8月23日或24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的由来】“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着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 。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 。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
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 。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 。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