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


古代的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

文章插图
古代的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
古代的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
你知道古代的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
坐着生孩子
在人们的印象及现代影视剧中 , 孕妇分娩都是躺着 , 即卧位分娩法 。古人分娩也这样吗?不是 , 古代孕妇一般是“坐着生孩子” 。
隋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妇人将产病诸候》中 , 记提到当时孕妇分娩所采取的体位时称 , “妇人产 , 有坐有卧” , 即分娩时有坐姿 , 也有卧姿 。
虽然“有坐有卧” , 但古代孕妇首选的是“坐” , 其次才是现代孕妇喜欢的“卧” 。坐姿分娩属于受古代孕妇推崇的“竖式分娩” , 除了“坐” , 站立式、蹲式、跪式 , 也都属于竖式分娩 。也就是说 , 古代孕妇生孩子 , 有“坐着生”、“站着生”、“跪着生”、“蹲着生”等多种体位 。
竖式分娩时至少有两人助产 , 其中一位从后面抱住孕妇的腰 。《诸病源候论》称:“若坐产者 , 须正坐 , 傍人扶抱肋腰 , 持捉之勿使倾斜 , 使儿得顺其理 。”相比于卧式分娩 , 竖式分娩的优势明显 , 可大大减少难产 。唐王燕《外台秘要·产乳序论》引《峦公调气方》所记:时有一人 , 其一妹二女 , 皆因难产而死 , 后来其儿媳临月 , 便到山里寻找高人指导 。
根据山里这位“妇产科专家”的意见 , 此人将一间屋子收拾干净 , 作为儿媳的临时产房:“布草三四处 , 悬绳系木作衡 , 度高下 , 令得蹲当腋 , 得凭当衡 , 下敷慢毡 , 恐儿落草误伤之 。”儿媳果然顺利分娩 , 避免了难产 。此人儿媳分娩时便采用“站立式” , 扶着悬挂起来的横木 , 把孩子生了下来 。
这种竖式分娩 , 可以在重庆大足中看到 。在“临产受苦恩”石刻中 , 孕妇背后站着一妇 , 前面半蹲着的接生婆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 。这组石刻开凿于南宋 , 是研究古代孕妇分娩方式的重要资料 。
【古代的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 古代孕妇分娩时 , 往往会根据产程的变化 , 适时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 。如宋代 , 孕妇分娩多采用坐姿 , 但也会使用其他方式 。时医学家杨康侯在《十产论》即称 , “儿将欲生 , 其母疲倦 , 久坐椅褥 , 抵其生路”;这时候 , 就要让孕妇采取站立姿势 , “须用手巾一条 , 拴系高处 , 令母用手攀之” , 然后 , “轻轻屈足作坐状 , 产户舒张 , 儿即生下” 。
竖式分娩 , 并非仅是古代中国孕妇的选择 , 国外亦然 。如古埃及法老宫里有一幅浮雕 , 所绘内容是末代女王克委巴特拉分娩场景 , 女王所采用的便是竖式分娩中的“跪姿” 。
剖宫产是帝王出生方式
在医疗条件很差的古代 , 生孩子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 所以古人说生孩子是“过鬼门” 。为了减少孕妇死亡率 , 古人在分娩方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摸索 , 如现代孕妇喜欢喜欢的例的“剖宫产” , 即民间所说的“剖腹产” , 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出现 。
最早的一条“剖宫产”记载 , 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子六人 , 坼剖而产焉 。”吴回生了儿子陆终 , 陆终娶妻女嬇 , 女嬇所生的6个儿子 , 都是剖宫产 , 即所谓“坼剖而产” 。吴回和陆终都是远古时被神话了人物 , 这条剖宫产史料是否可信?历代都有人怀疑 。《搜神记》一书作者、东晋人干宝分析认为 , 陆终的儿子是剖宫产一说“不妄” , 并认为剖腹产“无害” , 有诗称 , “不坼不副 , 无灾无害 。”
在离干宝生活时代并不遥远的三国时 , 就出现了一则剖宫产案例 , 干宝以此佐证剖宫生的存在和可行 。据南朝刘宋史学家裴骃《史记集解》所记 , 这起剖宫产发生在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 , 时皇帝为魏文帝曹丕 , 汝南人屈雍的妻子产子时 , “从右胳下水腹上出” , 这就是“剖宫产” 。王氏剖腹产后 , “平和自若 , 数月创合 , 母子无恙 。”
事实上 , 如果去除神话色彩 , 中国上古时的治水专家、夏朝的创立者大禹 , 也是剖腹产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条称 , “修己背剖 , 而生禹于石纽……”修己是大禹的母亲 , 意思是 , 修己在石纽(今四川汶川)剖宫产生下了儿子大禹 。
剖腹产是一种非正常分娩手段 , 古人往往将之视为神人圣贤降临世间的方式 。除了大禹 , 商朝始祖契 , 同样是其母亲简狄剖腹产下的 , 即所谓“简狄焜剖而生契”一说 。
惊人巧合的是 , 剖腹产也为外国古代帝王出生时使用 。在古罗马 , 剖腹产手术被称为“帝王切开” , 就是因为公元前一位古罗马帝王剖宫分娩出的 。
值得注意的是 , 古代最早的剖宫产手术 , 应是在死亡孕妇身上进行的 。古代孕妇难产而死后 , 一般要行剖宫产 , 取出胎儿后才能下葬 。在古罗马 , 这一条甚至成为硬性规定 , 写进法律 , 不剖宫取出死婴不得下葬 , 后逐渐为活着孕妇所接受 。
分娩时服催生汤
古代的产俗 , 到了宋代逐渐丰富了起来 , 并且出现了职业产婆 。产婆 , 即俗话所说的“接生婆” , 又有“坐婆”、“老娘”、“稳婆”等多种称呼 , 因始终站在孕妇旁边 , 亦叫“旁人” 。即使皇家 , 也需要坐婆 。据北宋欧阳修《奏事录》“又三事”所记 , 时宫女韩宝儿临产 , 朝廷便“并召医宫产科十余人 , 坐婆三人入矣” 。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描述李瓶儿分娩时 , 便是由“蔡老娘”接手的:“这蔡老娘收拾孩子 , 咬去脐带 , 埋毕衣胞 , 熬了些定心汤 , 打发李瓶儿吃了 , 安顿孩子停当 。”
蔡老娘给李瓶儿接生的文字不到40个字 , 但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丰富 。其中 , 蔡娘给给李瓶儿熬“定心汤” , 最值得注意 。孕妇在痛苦的生产过程中 , 体能消耗极大 , 生下孩子后可以说是精疲力尽 , 加上饱受惊吓 , 精神一定紧张 , 上“定心汤”表面为让产妇放松 , 实也为产妇补充体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