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妹子:汉名为苏因高的日本派往隋朝的外交官


小野妹子:汉名为苏因高的日本派往隋朝的外交官

文章插图
小野妹子的介绍
小野妹子(约565-625),日本飞鸟时期的政治家 。根据《日本书纪》中记载,公元607年与608年以遣隋使的身份来到隋朝 。
小野妹子:汉名为苏因高的日本派往隋朝的外交官

文章插图
在隋的汉名为“苏因高”,为其名的汉语谐音 。虽然名为“妹子”,但却是男性(当时“子”字男女皆可用) 。
小野妹子的经历
小野妹子是日本推古朝的外交大臣 。出身于近江兹贺郡的小野贵族 。名小野臣因高,中国名苏因高 。
607年作为第一次遣隋使携带国书来中国,受到隋炀帝接见 。608年由文林郎裴世清为使,陪送回国 。归国途中,因隋帝国书为百济人所夺,被处流刑,后得推古天皇赦免 。
同年裴世清回国时,又作为陪送使,再度来中国,携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国书,同行者有高向玄理、南渊请安、旻等留学生、学问僧,前来考察中国的制度 。610年归国 。
据确切的文字记载,中日官方友好交往起于中国汉代,盛于隋唐,此后虽然有所淡化但绵延不绝 。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言,通过这种交往,日本“恰如婴儿追求母乳般地贪婪地吸收了朝鲜和中国的先进文明,于是从野蛮阶段,不久即进入了文明阶段 。”
小野妹子的史料记载
日本与中国最早的官方交往可追溯到公元57年 。中国史书《汉书》写道:“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是年,作为“百余国”之一的倭奴国派遣使节带着供品到洛阳朝贺,献生口(奴隶)百六十人,光武布赐以印绶 。这是东亚地区对日本列岛社会以及中日官方往来的最早文献记载 。
公元607年,日本向中国隋朝派出的第一个政府使团终于到达洛阳,使团首领叫小野妹子 。使者称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并说他带一批佛僧前来学佛法 。他然后向隋炀帝递呈其君主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
小野妹子:汉名为苏因高的日本派往隋朝的外交官

文章插图
但是,在古代东亚地区朝贡体系中,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 。因此,日方书信把本国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令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不过,此时中国正进行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不希望增加树敌 。
因此,尽管出现这种失礼,中国人仍在次年选派裴世清等13人组团回访,并带回前所未有的关于日本的完整和准确的消息 。而此时的日本,为恢复在朝鲜半岛南部任那的势力,派出征伐新罗的大军,也出师不利 。
为弥补这种军事力量的不足,也希望通过打开和中国王朝的国交,向新罗施加压力 。这种意图在随后的遣隋使外交中就明显表露出来 。
小野妹子回国后向天皇述职时声称,将隋炀帝带给倭王的国书不慎丢失 。此时日本朝野曾有大臣建议天皇以丢失国书罪判处小野妹子流刑,好在圣德太子及时晋见天皇进行劝阻 。
关于小野失书之说历史学家曾判断有三种可能:一是国书确实丢失;二是国书载有隋朝廷对日本修书无礼的指责言辞,小野担心天皇看了震怒,惩罚自己或导致中日修好失败,就耍滑头而故意毁掉;三是国书并未丢失,小野故意秘密呈给了天皇 。但天皇因国书上有不利之词,担心扩散后不利于外交,而令小野托词丢失 。
凡此种种至今尚无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小野的“失误”避免了可能由国书引起的中日间的紧张关系,促使裴世清的回访成功 。
公元609年,小野妹子又作为送隋使回国之使再度来中国 。此次的国书吸取了前次教训,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巧妙地避开两国间的主从上下关系问题,并带来了一批留学生、留学僧 。
小野妹子:汉名为苏因高的日本派往隋朝的外交官

文章插图
【小野妹子:汉名为苏因高的日本派往隋朝的外交官】就这样,隋朝廷出于远交近攻的外交需要,大和朝廷出于迫切学习中国的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的需要,使得两国的官方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