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俄罗斯族的来历习俗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属于东斯拉夫人中的一个族群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 。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
俄罗斯族的宗教信仰
俄罗斯族多信仰希腊正教,与国外的俄罗斯人的一样 。
我国的俄罗斯人最初信奉灵魂不灭,认为人死了其灵魂还在 。近代,他们多已改信希腊正教,也有信仰基督教的其他教派的,不信教的人也越来越多 。俄罗斯族宗教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做晨祷和晚祷,一种是到教堂去听神父宣经布道 。做祈祷时,在胸前画十字,希腊正教徒在画十字的横道时是先右后左,有别于天主教的先左后右 。在新疆的伊犁、塔城、克拉玛依、乌鲁木齐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都有俄罗斯族建造的希腊正教堂 。
【俄罗斯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俄罗斯族的来历习俗】 希腊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是不承认罗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 。主张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 。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洗礼节等 。希腊正教的圣诞节开始于1月7日 。新年刚过,接踵而来的就是俄罗斯族喜爱的圣诞节(Рождество) 。希腊正教圣诞节的节庆活动总称为“святки”(圣诞节节期),从1月7号起持续两周,到主显节结束 。
俄罗斯族的饮食
俄罗斯族人的饮食,在许多方面保留着早期在俄国生活的传统习俗,同时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列巴俄式煎菜 。俄罗斯族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黄油的面包;午饭是面包,菜;晚餐较丰盛,多是米饭、炒菜,或是抓饭、面条等 。
俄罗斯族人的饮食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煎、烤、炖、炸、煮等烹饪习惯,又吸收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和经验,俄罗斯族的饮食依然保持着传统风味,他们制作的面包、糕点品种繁多,味道鲜美 。他们特别喜欢吃黄瓜、西红柿等营养丰富的蔬菜 。他们制作的拌有牛奶、鸡蛋、黄油、果酱的点心为当地其他民族所仿效 。俄罗斯族牧民家庭生产的熏肠、熏火腿和小香肠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 。
俄罗斯族人喜爱饮酒,善于制做各种食品和饮料 。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 。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红菜汤瓦”,自制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 。
俄罗斯族人的主食主要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种较硬的面包)和煎饼,副食有肉、鸡蛋、灌肠、牛奶、黄油等,他们喜欢吃俄式夹馅面包和无馅面包及各种糕点,喜欢吃烤鹅、烤牛肉片、牛肉煮土豆、鸡蛋腌猪肉片等俄式热菜,喜欢吃黄瓜、西红柿、土豆、胡萝卜、圆白菜等蔬菜 。爱喝加有牛肉和土豆的各种菜苏波汤、白酒(伏特加)和自己酿制的醇香甜美的啤酒 。他们的日常饭菜主要有俄罗斯风味的黑列巴、布拉其尕、鲁列特、古力其、比罗哥、苏波、尕德列得、土豆烧牛肉、比罗什给、布里内、阿拉叽等 。
黑列巴是一种面包,是俄罗斯族最古老、最尊贵的食物 。它的作法不同于一般面包的烤制,制作时先将酵母在温水盆中化开,然后加糖盐各一勺,再加入适量的干面粉搅拌成糊状,放置在较暖和的地方使其发酵,待盆里的面糊成泡沫状时,再加入干面粉和成团继续让其发酵 。等面再次发酵后,取出来揉成圆形或长圆条,放进烤盘盖上盖布再使之发酵,然后才放入烤炉或烤箱中烤熟,等其冷却后食用 。
布拉其尕也是一种面包,是用面粉、奶油、砂糖和鸡蛋等原料搅拌发酵后烤制而成的,酥软香甜,营养价值很高,是俄罗斯族人常吃的一种早点 。
“比罗什给”在俄语中是“馅饼”之意 。作法是:先将米饭蒸熟,牛肉切碎炒,放葱头及花椒、大料等调料 。然后把炒熟的牛肉与米饭混在一块搅拌成馅,和好面,用手拍成很薄的皮,包上馅,又拍成扁形的馅饼,烘烤至熟 。
“苏波”在俄语中是“汤”或“汤菜”之意 。是俄罗斯族人最普通、最常吃的一道汤菜,分荤素两种 。尕德列得,又叫红焖肉饼,是用牛肉或羊肉、土豆、鸡蛋、干面包等原料制作而成,略带酸味,香而不腻,色泽亮丽,深受俄罗斯族人喜欢 。
俄罗斯族的婚俗
俄罗斯族实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结婚须征得父母同意 。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皆可通婚 。俄罗斯族的传统婚礼十分隆重,程序和仪式也十分繁琐、复杂 。举行婚礼要事先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请不来,则被认为是一种失礼行为,会引起主人的不悦 。婚礼先在女方家举行,来客用餐、唱歌、跳舞,热闹一阵,结束后,由男方亲友及新郎组成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去迎亲 。迎亲队伍快到新娘家门口时,女方的亲友把大门关上,并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开门钱,给钱后新郎才能进女方家的门 。按照传统习俗,新郎新娘还要到教堂去举行证婚仪式,新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桂冠,与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肯定答复之后,双方要交换定情的信物,然后由神父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并对新婚夫妇祝福 。仪式完毕,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和宾客,接着举行舞会 。晚上还要仿照汉族人的习惯,闹一闹新房 。
俄罗斯族人的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父亲是家长,掌管家庭经济 。子女长大结婚以后,另立门户,独立生活 。父母死亡,遗产由儿女共分 。希腊正教是禁止离婚的,俄罗斯族人受希腊正教的影响,一般很少离婚 。
俄罗斯族严禁叔伯姑表兄妹等近亲结婚,但不限制与其他兄弟民族通婚 。他们主要通过恋爱自由结合,虽然也有包办婚姻,但不占主导地位 。
俄罗斯族的人名,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组成 。女人结婚后,一般随夫姓,也有男的随女姓或双方都不变姓的 。通常以名字或小名称呼未成年人 。对成年人通常称本名和父名,对平辈亲各或晚辈,可直呼其名;朋友间在非正式场合下,亦可直呼其名 。
俄罗斯族的节日
俄罗斯族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元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 。纪念耶稣降生 。这一天俄罗斯人到教堂祈祷后,家人们聚在一起庆贺 。每年3月21日是希腊正教徒纪念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的复活节 。复活节前40天,教徒们要斋戒、素食 。复活节那天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每年复活节后50天为降灵节 。降灵节亦称圣灵降临节,是希腊正教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 。主要有“复活节”、“圣诞节”、“旧历年”、“清明节”、“主领洗节”等 。
复活节: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 。“复活节”又叫“帕斯喀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后复活,没有固定的日期,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一般在4月4日至5月10日之间 。节前,人们按照宗教传统斋戒49天,每天只吃一顿饱饭,其余两顿只吃半饱,而且不吃荤,只吃素,戒期也不许唱歌跳舞 。不过除了老人和教徒,我国很多俄罗斯族人已经不再守戒了 。过节这天,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复活节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每当客人来到,主人就分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 。节日期间人们要以上好的点心、饼干款待来客,亲友们互登门祝贺,青年男女则载歌载舞,跳起节奏强烈的俄罗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风琴,尽情欢乐 。每年复活节后50天为降灵节,降灵节亦称圣灵降临节,是希腊正教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 。
圣诞节:圣诞节也是我国俄罗斯族人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 。俄罗斯人的圣诞节在每年俄历的1月7日举行,圣诞节的前一天,即1月6日被称为圣诞前夜(сочельник),西方称为平安夜 。在圣诞前夜教徒要全天禁食,直到晚上才能开斋 。圣诞前夜的晚上信徒和非信徒按习惯要吃圣诞鹅,这是圣诞晚餐必不可少的 。人们将买回来的鹅腹中填入苹果、面包和过了油的葱头,加入各种作料,烤熟食用 。当节日来临时,俄罗斯族人都要用柏树或松树布置成华丽的圣诞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物 。晚上团聚时,装扮的圣诞老人要给大家赠送圣诞礼物,还要举行唱诗会 。圣诞树至今仍是新年和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圣诞枞树(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аяёлка),也叫圣诞树,常用杉、柏之类呈塔形的常青灌木做成,象征着健康长寿 。教徒在圣诞前夕开始布置圣诞树,并一直摆到1月14日(即俄历的旧历新年),而非教徒则在新年的前夕布置圣诞树(新年枞树) 。装饰新年枞树的风俗从18世纪开始盛行于欧洲 。传说神在新年时藏在常青的松树里,为敬奉他们,必须为他们准备礼物 。新年枞树上挂满各种各样的礼物就是这么来的 。在家庭中装饰圣诞树是全家老少最为开心的时刻 。人们在圣诞树上挂上用锡纸包的水果和糖及用锡纸剪的各种动物,把买来的长串彩灯、彩珠绕在圣诞树上,树下藏着父母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有的家庭还专门请圣诞老人(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дед,也叫Ёлочныйдед或Дед-Мороз)给孩子们送礼物 。圣诞老人和他的孙女雪姑娘(Снегурочка)是新年最主要的人物 。圣诞老人是西方童话故事中善良慷慨的化身,最能吸引千千万万颗纯洁童心的是他背着的那只大礼物袋,他给孩子们温暖和欢乐 。每年圣诞夜,圣诞老人乘着鹿拉雪橇从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悄悄地把礼物装在新长筒袜里或塞在枕头下,给孩子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而雪姑娘则是青春常驻、快乐永存的象征 。圣诞老人和雪姑娘大都是青年人扮演的,由孩子的父母电话预约,前来恭贺新年,赠送礼物 。
报喜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岁时活动,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 。据《新约圣经》载:圣母玛利亚在这天领受了天使向她宣布上帝的旨意,她将由“圣灵”感孕而生耶稣 。节日期间人们要进行各种庆贺活动 。三月四日孩子们把烤好的百灵鸟形状的饼干带到田地里,抛向天空,然后再接住,以示迎春 。妇女们于三月九日把一块亚麻布铺在村外的地上,摆上一个大圆面包,请春天母亲享用 。姑娘们则用纸或布扎成各种小鸟,用绳子拴的折下的树枝下 。各人自找山披、屋顶、柴垛等较高的地方,摇动树枝,唱迎春歌 。也有的地方于三月二十五日庆祝报喜节,因为这时春天已来临,候鸟也已返回 。在这一天,人们唱迎春歌 。
洗礼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公历1月19日举行 。据《新约圣经》载:耶稣曾三次显示其神性,第二次受洗礼时,“圣灵”和鸽子降在他头上,显示他为上帝的儿子 。希腊正教注重这次显圣,定于公历一月十九日为此节日 。洗礼本是基督教的一种入教仪式 。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江河里破冰取“圣水”,有的人还要跳进冰窟窿里洗一洗 。十八日晚按风俗习惯是占卜时间,尤其是女孩子们要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
丰收节: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农祀活动,每年公历十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收割结束时,人们特意在地里留下最后一束小麦,将它周围的杂草除尽、然后摆上面包、盐和奶酷等供品,表示感谢大地的恩赐,祈求来年获得更大丰收 。
谢肉节:又称“送冬节”,新疆等地俄罗斯的传统见时节日 。时间由原来每年的公历2月底或3月初改定为大斋(希腊正教的斋戒日期在复活节之前7周开始,无固定日期,一般不得早于每年的3月22日或晚于4月25日)前的一周举行 。节期为七天 。按照民间习俗,节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娱乐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爷回门日;星期六是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是送冬日和宽恕自己的言行 。在谢肉节期间,家家户户大摆酒宴,因为在谢肉节过后的斋戒期内不能吃荤和喝酒 。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