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胃喜为补”为嘴馋作辩护

中医把脾胃称作“后天之本”,可见生活中我们对脾胃需要好好的养护,经常呵护它,时时关心它,才能让我们一生吃得香、过得好 。但请不要单纯以“胃喜为补”来养护它,如果单纯将其作为养护的目的,结果并不见得脾胃会健康 。
进补不要光考虑“胃喜”
现实生活中,脾胃不好的人到处都是,它并不比心脑血管病患者少,但由于它并不像心脑血管病会威胁到生命,所以总是被人们所忽视 。有90%以上的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胃痛、胃张、反酸、嗳气、呃逆所带来的脾胃不适 。脾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更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第一道关卡,由于脾胃每天都要为我们所吃的食物进行消化,所以它每天都必须辛苦的工作,因此我们就需要保护它的健康 。如果你因嘴馋吃的脾胃不当,就会给脾胃增加更大的工作量,其中吃的过于辛辣就会刺激到脾胃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科学的养护我们的脾胃 。
不要拿“胃喜为补”为嘴馋作辩护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曾说过“胃喜为补 。”意思是说进补首先要让胃喜欢 。胃也和人一样,它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吃下去胃自己喜欢的食物,胃就会开心,也就很容易地吸收营养,进补也是如此 。曾有一个人买了人参对自己补身体,按正常的进补一天一克左右,但此人认为要补得好就要多吃点,于是进补超了量,没多久便出现了嘴烂口碎,舌头血红,满嘴渍疡的症状 。所以,在进补时一定不要因为“胃喜为补”为嘴馋作辩护 。
一般而言,进补不喜胃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可能食物不对,对脾胃有妨碍;第二是体质的关系,同样是脾胃病,其中也分寒热与虚实,如果不讲寒热虚实,不分辨体质阴阳,就无头绪的进补,很容易导致胃出问题 。其中,补药中黄芪党参西洋参高丽参吃了容易阻碍脾胃的气机,如果补的不得当,就会被堵塞,进而食欲减退,或者胀气、口舌生疮、痔疮发作,大便秘结,裂肛等出现上火的情况 。因此,进补时一定要有科学的进补,这样才能兼颐到脾胃的喜好,矫正体质的偏差,治疗慢性病 。
养生就要有针对性,有节制的进行,否则只会是徒劳 。其中,饮食有节对脾胃健康影响最大,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吃饭应该是“饥中饱、饱中饥” 。也就是说肚子在饿的时候要吃东西,但不要饿得太过分;尤其是现代人因为工作繁忙总是没有时间吃饭而饿过头,这对脾胃有非常大的伤害 。吃东西要吃到七八分饱,这样对养生非常有好处 。另外,人的喜怒哀乐、起居作劳、房事之度与运动也都有很大关系 。
【不要拿“胃喜为补”为嘴馋作辩护】
不要拿“胃喜为补”为嘴馋作辩护
预防脾胃的具体措施
脾胃的各种症状与实际的病理情况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现实中,往往那些自我感觉病很严重的人,不一定有很大的问题,而一些自我感觉还好的人,却会出现严重的胃病 。但无论是严重还是较轻微,都对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以预防脾胃非常重要,以下是预防脾胃的几种措施:
首先,饮食防寒凉 。脾胃是否健康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想对脾胃好,就要讲究吃,特别是寒凉的食物一定要少吃,如大闸蟹、柿子、香蕉或冰冻饮料及食物等,这些食物如果吃得过多就会引起腹泻,所以食用时要有节制 。根据不同脾胃的情况,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在饮食上一定要与自己的身体情况相吻合 。
其次,要注意脾胃的防寒 。季节交换时是脾胃容易发作的时期,尤其是秋季与冬季交换时发作更加明显 。脾胃从中医角度说,脾恶湿,胃喜润燥,对寒不得碰 。但秋季到冬季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天气从凉变成寒,湿寒很容易刺激到脾胃,而且气候变化快时,会出现忽冷忽热,湿度比较高,气压低等情况,会更让脾胃不舒服,因此秋冬预防脾胃病首先要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注意胃部的保暖 。
不要拿“胃喜为补”为嘴馋作辩护
脾胃是情绪变化的晴雨表,要注意调养心情 。脾胃是否发作的原因与情绪有很大关系 。中医有“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的说法,如果情绪总是不好就会引起脾胃病,同时脾胃病也会影响人的情绪 。因此,一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免伤了脾胃,伤了自己的身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