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茶史探秘:千年飘香,三明茶魂

 

三明茶史探秘:千年飘香,三明茶魂

文章插图
【三明茶史探秘:千年飘香,三明茶魂】树有根,茶有魂 。
景迈山,普洱茶的故乡,这里的布朗族以茶为命,千百年每开辟一块茶园,布朗族人就会心怀敬畏选择方位,种下第一株茶树,谓之“茶魂树” 。这树每年开春第一批鲜叶采制的茶有强烈的山野之气,喝下去苦涩,但回甘迅猛,满口甜香,叫“茶魂茶” 。
三明也有“茶魂树” 。
野生茶是我国饮茶史的源头 。至今,三明的一些深山还生长着野生茶,这些野生茶在原始森林呵护下,自然生长,很少受到人为影响,弥足珍贵,堪称“茶魂树” 。
宁化冶平畲族乡是三江源头(闽江、赣江、韩江)发源地之一,当地平均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上,早年曾栽种茶树,后来靠飞禽走兽迁播繁殖形成1000多亩范围的野生、半野生茶树群落,树龄最大的在百年以上 。这片茶制作的岩茶口感优异,品质甚至可以和武夷岩茶媲美 。
三明茶史探秘:千年飘香,三明茶魂

文章插图
尤溪县汤川乡赤墓村普济寺海拔900多米,周围山上存有1200多亩野生茶群落,当地称“普济茶”,尤以生长在寺周围苦竹林下的品质最佳,故又称“苦竹茶” 。相传“茶仙”朱熹酷爱此茶,到同安任主薄,每年都托人买一些家乡的普济茶以解思乡之情 。普济茶至今还处在半原生态状态,年产仅几百斤,可谓茶中珍品 。
宁化县泉上镇延祥村,杨时后人聚居之地 。这里出产西园孔坑半野生茶,相传明代被村人杨德安带到京城,供奉给正德皇帝和当朝大臣,被称为“贡茶” 。一度与建宁“建莲”、明溪“华山茶”、泰宁“毛峰茶”、清流“贡米”等列为明清时期的贡品 。
2008年以来,我省实施“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组织开展茶树优异种质资源普查,我市7个县近20个区域发现野生茶、半野生茶(栽培野生型) 。目前永安市天宝岩野生茶、尤溪县汤川苦竹茶、宁化县延祥半野生茶、泰宁县大龙和新桥野生茶、将乐县万野生茶、明溪县枫溪野生茶、永安罗坊盘兰野生茶分别列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项目 。
野茶遍布,也是三明千年茶史的见证 。尤溪中仙乡西华村明山圣王茶,相传为公元十世纪中叶明山寺寺主王审知引种于寺周 。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仙峰岩寺“崇圣岩”始建,僧人在寺院周围开始种茶,大田茶乡由此滥觞 。南宋以来,产茶区遍布三明境域 。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茶叶大兴,明溪“华山茶”、“紫云茶”,宁化“延祥茶”、泰宁“眉峰云雾茶”、建宁“探春”名扬一方,建宁岩茶,沙县乌龙、红边盛极一时 。这些都是载入史册的三明“茶魂茶” 。
三明还是乌龙茶的故乡,留着乌龙茶的童年 。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版《沙县志》卷十六《物产·货属》载:“茶,吕峰山、草洋乡者良” 。吕峰,就是现在的锣钹顶 。这里海拔1537米 。草洋乡就是今天沙县大洛乡、三元区中村乡、梅列区洋溪镇一带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三元高山地区已有茶叶种植,万历年前中村杜水已有制茶作坊 。这一带山高土赤,富含有机质,终年云雾滋润,清泉甘冽,所种茶叶肥厚嫩洁,色泽淡雅,气味清香,制成“吕峰茶”为闽中最佳 。当地人以黑蛇盘踞茶树获知采茶讯息,故称之为“黑蛇茶” 。有一种说法,“黑蛇茶”传至闽南被改了名,闽南话“黑”与“乌”同音,古人忌蛇好龙,便又改蛇为龙,于是,“黑蛇茶”成了闻名遐迩的“乌龙茶” 。当然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无从查考 。
古茶更是今天三明茶之魂 。
华口水仙茶产于海拔410米的尤溪中仙乡华口村,清光绪年间引种,那时做的半发酵茶、红茶,工艺近似乌龙茶、红茶 。
清代沙县红边茶是早期的青茶产品,即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 。外形壮实乌润,香气浓郁持久,兰花香显,滋味醇厚甘爽,汤色清澈橙红,叶底肥软黄亮 。清末民初,由于历史原因一度失传,经过一代人的努力,2010年,红边茶再次研制成功,留韵上海世博会 。
千年飘香,三明茶魂已是儿孙满堂 。今天,三明是福建发展潜力最大、优势最突出的多茶类生产区,生产绿茶、乌龙茶、红茶三大类,兼有少量白茶、黑茶 。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明溪、宁化、清流等7县(市)被列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其中3处面积超千亩 。大田县被列为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成为“中国高山乌龙茶之乡”和“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尤溪县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和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
现在,三明茶魂有了共同的名字:“尚书品” 。“健康茶生活,自在尚书品” 。三明茶保持千年野味,秉承创新的精神,让绵厚茶魂继续滋养着一方绿土,一方百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