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与唐代的制茶法的差异

      宋代与唐代的制茶法的差异精茶细作宋之风
唐代用茶 , 以蒸青团茶为主 , 依形状可分为八种等级(胡靴型、牛臆型、浮云型、拂水型、膏土型、地潦型、竹撬圣及霜荷型等 , 前二种为上极品 , 后二种为粗级品) , 至宋代对茶的质量更为讲究 , 宋朝皇帝皆嗜茶饮 , 尤其是宋徽宗赵佶 。所以宋代制茶尤其是制贡茶的工艺极为考究 , 有采茶—拣芽—蒸茶—榨茶—研茶—过黄几个基本步骤 。
采茶
宋代由于贡茶的大量需求 , 由专门的大臣监造贡茶 , 并且由经过训练的熟练采茶工担任采茶的工作 , 采茶要在天明前开工 , 至旭日东升后便不适宜再采 , 这是因为天明之前未受日照 , 茶芽肥厚滋润 。如果太阳出来后再采 , 茶芽膏腴会被日光消耗 , 成品的茶汤就没有鲜明的色泽了 。所以每于五更天方露白 , 击鼓集合工人于茶山上至辰时(约七点)鸣鉎收工 , 这是为控制茶叶质量 , 怕有人为增斤两 , 摘取不合格的茶芽 。采茶宜用指尖折断 , 若用手掌搓揉 , 茶芽易于受损 。由此亦可见其制作态度的认真 。
拣芽
茶工摘的茶芽质量并不十分均齐 , 所以还须挑拣 。采回的茶芽分为:小芽、中芽、紫芽、白合、乌带等五种 。形如小鹰爪者为“小芽” , 芽先蒸熟 , 浸于水盆中只挑如针细的小蕊制茶者为“水芽” , 水芽是芽中精品 , 小芽次之 , 中芽又下 , 紫芽、白合、乌带多不用 。如能精选茶芽 , 茶之色、味必佳 , 因此拣芽对茶质量之高低有很大的影响 , 宋代对质量的注重更在唐人之上 。
蒸茶
采来的茶芽多少沾有灰尘 , 所以要先用净水洗涤清洁 。伺专用蒸笼水滚沸 , 将茶芽置于甑中蒸 。蒸茶须把握得宜 , 火工过热则色黄味淡 , 不熟则包青且易沉淀 , 还略带青草味 。这里的火候很考工夫 , 在宋代 , 好的制茶师很受尊敬 , 这也推动了宋代制茶技术的发展 。
榨茶
蒸熟的茶芽被称为“茶黄” , 茶黄还需淋水数次令其冷却 , 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 , 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 , 榨膏前最好用布包裹起来 , 再用竹皮捆绑 , 最后放在榨床下挤压 , 半夜时取出搓揉 , 再放回榨床——即是翻榨 , 如此彻夜反复 , 必需待茶芽完全干透为止 , 如此茶香才能久远 , 滋味醇厚 。
研茶
研茶的工具 , 用柯木为杵 , 以瓦盆为臼 , 茶经挤榨的过程 , 已干透没有水分了 , 因此研茶时每个团茶都得加水研磨 , 水不能一次倾倒 , 而须一杯杯逐次加入 , 同时也有一定的数量 , 质量愈高者加水愈多杯 , 如“胜雪”、“白茶”等品种需加十六杯以上 , 每杯水都要等水干茶熟才可研磨 , 研磨愈多次茶质愈细 , 因此宋代可用茶末直接烹点 , 茶末可连同汤一起饮用 。除了“小龙凤”加水四杯 , “大龙凤”二杯外 , 其它均加十二杯水 , 研茶的工作得选择腕力强劲之人来做 , 但加十二杯水以上的团茶 , 一天也只能研一团而已 , 可见其制作的费时及费事了 , 然其质量的精细也是唐代团茶所望尘莫及的 。
造茶
研过的茶 , 最好手指戳荡看看 , 一定要全部研得均匀 , 揉起来觉得光滑 , 没有粗块才放入模中定型 , 模有方的、圆的、花形、大龙、小龙…………等 , 种类很多 , 达四十余种之多 , 入模后随即平铺竹席上 , 等“过黄”这道最后工序了 。
过黄
所谓“过黄”即为干燥 , 其程序是将团茶先用烈火烘焙 , 再从滚烫的沸水撂过 , 如此反复三次 , 最后再用温火焙一次 , 焙好又过汤出色 , 随即放在密闭的房中 , 以扇快速搧动 , 如此茶色才能光润 , 做完这个步骤 , 团茶的制作就完成了 。
茗战斗茶兴方艾
宋代的制茶法与唐代差异很大 , 同时煎点法也区别于唐代 。宋代的制茶更细 , 步骤更多 , 可以直接将茶粉直接冲入茶碗饮用 , 所以宋代形成了独特的“点茶法” , 此法主要为宋代斗茶所用 , 同时茶人自饮也使用此法 。
点茶法是先将在模具中成形的饼茶碾碎 , 置碗中待用 。以釜烧水 , 微沸时即冲点入碗 。但茶末与水需要互融一体 , 唐时的茶匙搅拌不力 , 所以宋人独创了一种茶具 , 称为“茶筅” 。茶筅是专门用来搅拌茶的工具 , 由金、银、铁等制成 , 到了后期 , 为了使用和携带方便 , 大部分使用竹制 , 文人美其名“搅茶公子” 。
水冲入茶碗中 , 需立即以茶筅用力打击 , 此时碗中会慢慢现出泡沫 。而茶的优劣 , 就是以沫饽出现是否快 , 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的 。沫饽洁白 , 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 。
斗茶的兴盛 , 从宫廷到市井 , 常以之赌胜负 。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 , 地方为挑选贡品需要一种方法来评定茶叶品位高下 。这在宋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茶学著作《大观茶论》中可见一斑:
【宋代与唐代的制茶法的差异】本朝之兴 , 岁修建溪之贡 , 龙团凤饼 , 名冠天下 , 壑源之品 , 亦自此盛 。延及于今 , 百废俱举 , 海内晏然 , 垂拱密勿 , 俱致无为 。缙绅之士 , 韦布之流 , 沐浴膏泽 , 熏陶德化 , 咸以高雅相从事茗饮 。故近岁以来 , 采择之精 , 制作之工 , 品第之胜 , 烹点之妙 , 莫不咸造其极 。且物之兴废 , 固自有然 , 亦系乎时之污隆 。时或遑遽 , 人怀劳瘁 , 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 , 犹且汲汲营求 , 惟恐不获 , 饮茶何暇议哉 。世既累洽 , 人恬物熙 , 则常须而日用者 , 固久厌饫狼藉 。而天下之士 , 厉志清白 , 竞为闲暇修索之玩 , 莫不碎玉锵金 , 啜英咀华 , 较箧笥之精 , 争鉴裁之妙 , 虽否士于此时 , 不以蓄茶为羞 , 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
从这段《大观茶论》的序言中可以看出 , 宋代的龙团凤饼的确是造精储细 , 烹点胜妙 。同时也可看出 , 宋时的贡茶重点地区已由顾渚地区转移到福建建安(今建瓯)一带 。而饮茶也不仅仅止于止渴清神 , 而加入更多艺术层面的追求 。宋时点茶的盛行 , 不仅在皇室贵族间 , 更在民间兴起了斗茶的风气 。
斗茶 , 多为两人捉对“厮杀” , 三斗二胜 。决定胜负的标准有两条 , 一是汤色 , 二是汤花 。汤色即茶水的颜色 , 以纯白为上 。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 。色纯白 , 表明茶质鲜嫩 , 蒸时火候恰到好处 , 色偏青 , 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 , 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 , 则采制不及时;色泛红 , 是烘焙火候过了头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 。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二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 , 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 , 水痕出现的早晚 。早者为负 , 晚者为胜 。如果茶末研碾细腻 , 点汤、击拂恰到好处 , 汤花匀细 , 好像“冷粥面” , 就可以紧咬盏沿 , 久聚不散 。这种最佳效果 , 被称为“咬盏” 。反之 , 汤花泛起 , 不能咬盏 , 会很快散开 。汤花一散 , 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