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的饮茶文化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追求 。
唐宋时期,人们喝茶的方式和我们现代人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面讲到唐人喝茶加佐料,宋人喝茶强调仪式感,举止非常优雅 。到了明朝,总体的喝茶方式和我们现在差异不是很大,但是他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比我们更深,从明朝的绘画中叶可以看出这一点 。比如那时的人喜欢在郊外,带着茶童,三五位好友聊聊天、作作诗,这种感受是跟环境融合在一起的 。清朝的时候,《红楼梦》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时候饮茶已经变成生活中一个随处可见的事情,它跟唐宋时期还不大一样 。唐宋时期,饮茶还是一种很庄重的社交礼仪,明代残留了唐代以来饮茶社交的这种习俗,但是到清代以后就越发普及了,不管是什么阶层、穷人富人,饮茶都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必需 。茶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意味着在清朝,茶在精神层面上降了一个层次 。就像今天饮茶,我们现在讲快饮、塑料瓶装的奶茶,人们在工作、旅游当中,都可以打开就喝,所以没有这种仪式感,没有了这种精神追求 。但是在古人的眼中,茶在我们的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有一个精神需求 。
这是清代中期特别典型一把茶壶,这个制式至少影响了我们200年 。200年以来,中国茶壶的基本形态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小时候经常使用这个 。那么这把壶是什么时候的呢?是清代嘉庆年间皇上用的 。这类茶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少,我想当年至少要烧几百甚至上千把 。皇帝自己用的东西,不能这把茶壶走到哪儿拎到哪儿,所以当时应该烧了很多,但是保留到今天的不会太多 。以我对市场的估计,我觉得几十把总是有的,后者说百八十把总是有的 。有些在博物馆里面,有一些在市场中能见到 。
【明清时代的饮茶文化】在光线下看,它非常优美、温暖,跟我们之前看到的唐宋时期的茶具已经截然不同 。清代的康乾盛世,尤其是乾隆时期,生活非常富足,它对嘉庆有极深的影响,我们从细致的花纹中可以看到当时生活追求的细节 。这上面有一首诗,是嘉庆皇上自己为自己写的诗 。写这首诗的背景是这样的:嘉庆皇帝很喜欢饮茶,尤其喜欢早上起来饮茶,这跟我们今天说的早茶不一样 。这是一首五律;“鱼蟹眼徐扬,旗枪影细攒 。”这个就不太容易懂,其实是指古人对水的要求 。“鱼蟹”是指鱼目蟹眼,鱼眼睛个儿稍微大一点儿,蟹的眼睛是很小的,你吃大闸蟹的时候注意看那个眼睛,仁丹那么大点儿,很小的 。“鱼蟹眼徐扬”,“徐”是慢慢地,“扬”是往上走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水在烧的时候,里头有气泡,有大的有小的,慢慢慢慢往上走,这个时候的水温是合适的 。从嘉庆皇帝的诗里面能看到,他还是很讲究品位的,讲究喝茶的基本要求 。我们今天把水烧开了,直接就沏了,觉得沸水一定好,其实不是这样 。在沏茶方面,明清以后,包括唐宋时期,对水是很有严格要求的,不同的茶水温应该大致在什么情况下都有讲究的 。“旗枪影细攒”,旗枪是一种茶叶的名字 。我们一般都知道的名茶有龙井、毛尖,那么旗枪也是一道名茶,芽最上面这个尖芽叶似旗;也有一枪两旗的,就是两片叶子 。但是最好的旗枪一定是一枪一旗,一泡到水里面它就张开了,非常好看 。
由于明清时期饮茶习惯的改变,我们茶叶的品种逐渐丰富起来,除了龙井等大家非常熟悉的,还有很多地方名茶,比如产自山东的崂山绿茶、产自河南的信阳毛尖,产自安徽的黄山毛峰、祁门红茶,还有婺源绿茶、福建铁观音、大红袍等 。另外还有苏州的碧螺春、安徽的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这都是非常有名的茶叶 。还有安吉白茶,安吉白茶是绿茶中最淡的一种,喝起来味道非常清新 。我想由于我们饮茶习惯的改变,我们茶叶的品种就变得越来越丰富 。祖国各地均有名茶,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喝一方茶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