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对唐代茶文化的贡献,《茶经》诞生于公元758年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 。《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 。由于该书的内容颇多 。所以,这里仅介绍该书的一般情况及其有关茶艺的大体内容 。
《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 。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路、十之图 。
???????
一之源,概述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侯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 。他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陕川有两人合抱者 。”当时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其树龄当上推千百年,证明了我国茶的原生树情况,雄辩地证明了我国是茶的原生地 。陆羽还介绍了我国古代对茶的各种称呼,从文字学的角度证明茶原产我国 。在本章,陆羽又从医药学角度指出茶的性能和功用,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除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懒、百节不舒的功用 。
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 。
三之道,讲茶的制作过程 。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我国饮茶的历史 。总之,五六七三章集中反映了陆羽所创造的茶艺和茶道精神 。煮茶过程不仅被陆羽生动的艺术化,而且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的五行原理强调煮茶应注意的水质、火候 。茶用名茶至嫩者,精制封存以待用,不使精华散越 。火用嘉木之炭,而忌膏木、败株 。水用山中乳泉,涓涓江流,离市之深井 。煮茶讲究三沸,还要欣赏其波翻浪涌的美妙情景 。保其华,观其色,品其味 。在陆羽笔下,饮茶决不象煮肉、熬粥一般为生存而造食,而是把物质的感受与精神的修养、升华联系到一起 。陆羽说:“天育万物皆有至妙”,“所腐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食,食与酒皆精板”,也就是说,衣食住行都要追求精美的情趣 。所以,他把饮茶过程也看作精神享受过程 。七之事,总结了我国自神农、周公以来饮茶的传说和历史,使人们看到一个不断升华、发展的过程 。也是我们研究茶文化发展史的基本材料 。
人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条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州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 。这种对科学认真、执着的态度,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效法 。龙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 。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 。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条废矣 。”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
且不论陆羽对茶的自然科学原理论述,仅从茶文化学角度讲,我们看到,陆羽确实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领域 。
????????
第一,《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中国茶艺 。我们把它称之为“茶艺”,不仅指技艺程式,而且因为它贯穿了一种美学怠境和氛围 。
第二,《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 。
第三,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这一点,在“茶之器”中反映十分突出,无论一只炉,一只釜,皆深寓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这一点在第二编还要详加论证 。
由此看来,不能把《茶经》看作一般“茶学”,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物质与精神的巧妙结合 。
《茶经》问世,对中国的茶叶学、茶文化学,乃至整个中国饮食文化都产生巨大影响 。这种作用,在唐朝当代即深为人们所注目,耿伟当时便断定陆羽和他的著作将对后世产生长远影响而称他为茶仙 。《新唐书》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茶矣 。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场突间,祀为茶神”,“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绝入朝,始驱菜市” 。说明在唐代就已把陆羽称之为“茶神” 。关于民间以陆羽为茶神的事还有其他文献记载 。《大唐传》载:“陆鸿渐嗜茶,撰《茶经》三卷,常见鬻茶邸烧瓦瓷为其形貌,置于灶釜上左右,为茶神 。”《茶录》曾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唐代江南有一个驿馆,其管理者自以为很会办事,请太守去参观 。馆中有酒库,把酒神,太守问酒神是谁,驿官说是杜康,太守说:“功有余也” 。又有一条库,也供一等神,太守问:这又是何人?驿官说是陆鸿渐,“太守大喜” 。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评价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宋人陈师道为《茶经》作序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 。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上自宫省,下遗邑里,对及夷戎蛮狄,宾祀亭,予陈于前 。山泽城市,商贾以起家,城有功于人者也 。”《茶经》问世,民间或官方都很重视,历代一再刊行,宋代已有数种刻本 。《新唐书》、《读书志》、《书录解题》、《通志》、《通考》、《宋志》俱载之 。《四库全书》亦收入 。可考的本子有:宋《百川学海》本、明《百名家书》本、《格致丛书本》、《山库杂志本》、《说郛》本、《唐宋丛书》本、《茶书全集本》、(吕氏十种本》、《五朝小说本》、《小变集雅本》、华氏刊本、孙大授本、清《学津讨原》本、《唐人说荟》本、《植物名实录考》本、《汉唐地理书丛钞》本、民国《湖北先正通书》本等,近二十种 。为《茶经》作序、跋的有:唐人皮日休,宋人陈师道,明人陈文烛、王寅、李维桢、张睿、重承叙、鲁彭等 。
《茶经》早已流传到国外,尤其是日本,十分注意对陆羽《茶经》的研究 。目前,《茶经》已被译成日、英、俄等国文字,传布于世界各地 。
陆羽的《茶经》,是对整个中唐以前唐代茶文化发展的总结 。陆羽之后,唐人又发展了《茶经》的思想 。如苏-曾警《十六汤品》,从煮茶的时间、器具、燃料等方面讲如何保持茶汤的品质,补充了唐代茶艺的内容 。唐人张又新曾著《煎茶水记》,对天下适于煎茶的江、泉、潭、湖、井的水质加以评定,列出天下二十名水序列 。张又新声称他所列名水为陆羽生前亲自鉴别口授 。但实际上他的观点常与陆羽相悖,故后人认为是假托羽名讲他个人的主张 。不过,张氏此作将茶与全国名水相联系,引起茶人对自然山水的更大兴趣,使山川、自然在更广阔的意义上与条结合,进一步体现中国茶文化学中天、地、人的关系,还是有所贡献的 。在茶道思想方面,唐人刘贞亮总结的茶之“十德”;卢全通过诗歌总结茶的精神作用……等等,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此外,温庭筠曾作《采茶录》,虽仅四百字,但却以诗人、艺术家的特有气质,把煮茶时的火焰、声音、汤色皆以形象的笔法再现,也是很有特点的作品 。至于唐人诗歌中有关茶的描写便更多了 。
总之,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时期 。
以上就是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为你提供整理的《茶经》对唐代茶文化的贡献相关情况!
【《茶经》对唐代茶文化的贡献】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
- 粟糖
- 退货法律规定
- 怀吉徽柔是什么电视剧
- 退货为何还要另收进仓费
- 《射雕英雄传》的历史背景,《射雕英雄传》的历史背景资料
- 《射雕英雄传》中五绝的爱情 《射雕英雄传》中五绝的爱情诗句
- 《西厢记》背后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西厢记》背后的历史真相
- 离婚判决后不给付离婚财产怎么办
- 清明上河图什么季节 关于清明上河图季节
-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一回:连谷城子玉自杀,践土坛晋侯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