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茶的风俗—斗茶


品评茶的风俗—斗茶

文章插图
 
斗茶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 。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是惠州传统民间风俗之一 。斗茶,又叫“斗茗”、“茗战”;斗茶始于唐朝,始创于的广东惠州,又一说为以贡茶闻名于世福建建州茶乡 。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 。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茶农、茶人所关注 。唐称“茗战”,宋呼“斗茶”,名异而实同,都具有强烈的赛事色彩 。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 。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 。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臻上乘者为胜 。
斗茶的场所,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 。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进,前厅阔大,是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 。有些也兼有房间,老板家人也住在里头 。当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几个人小聚谈到茶道,也有说斗就斗的 。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古旧庭院,或其家临江、近西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
斗茶多选在清明节期间,因此时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 。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还有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舍 。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凑热闹,特别是当时在场欲购茶的顾客,更是一睹为快 。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并著书立说,加以理论化 。如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 。据宋、明人写的笔记记述,斗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
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 。胜负的标准,一斗汤色,二斗水痕 。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 。因为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 。茶汤纯白,表明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 。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 。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饮用前先要将茶团茶饼碾碎成粉末 。如果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消散,不能咬盏,盏画便露出水痕 。所以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茶汤优劣的依据 。斗茶以水痕早出与为负,晚出者为胜 。
斗茶不仅要茶新、水活,而且用火也很讲究 。陆羽《茶经•五之煮》说,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劲薪 。”沾染油污的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不宜做燃料 。温庭筠《采茶录》说:“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 。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 。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 。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 。终由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 。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 。”苏轼也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汲江煎茶》,“贵从活火发新泉”(《试院煎茶》)根据古人的经验,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火力适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烟和异味 。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在茶文化中,水与火配合得却那样的默契、和谐和统一 。
品评茶的风俗—斗茶

文章插图
 
斗茶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茶本身、水质和火候外,还必须掌握冲泡技巧,宋人谓之“点茶” 。蔡襄《茶录》将点茶技艺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燲盏、点茶等程序 。即首先必须用微火将茶饼炙干,碾成粉末,再用绢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 。候汤即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是点茶成败优劣的关键 。唐代人煮茶已讲究“三沸水”:一沸,“沸如鱼目,微微有声”;二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 。水在刚三沸时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 。”(《茶经•五之煮》) 。宋代点茶法同样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 。”(《蔡襄•茶录》),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汤 。南宋罗大经认为,点茶应该用“嫩”的沸水,“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 。”(《鹤林玉露•茶瓶汤侯》) 。因此,他主张在水沸后,将汤瓶拿离炉火,等停止沸腾后,再冲泡茶粉 。这样才能使“汤适中而茶味甘” 。在点茶前,必须用沸水冲洗杯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叫做“燲盏” 。正式点茶时,先将适量茶粉用沸水调和成膏,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使茶汤表面泛起一层浓厚的泡沫(即沫饽),能较长时间凝住在杯盏内壁不动,则为成功 。宋代斗茶,除比试茶汤的色泽之外,还要比试沫饽的多少和停留在怀盏内壁时间的长短 。而“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应当指出的是,点茶既以茶粉为原料,那么,人们在饮用时必然连茶粉带水一起喝下 。这与今天的饮茶习惯是不同的 。
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 。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 。宋代茶宴之风盛行,与最高统治者嗜茶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宋徽宗对茶颇有讲究,曾撰《大观茶论》二十篇,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楼特宴记》、《保和殿曲宴记》、《延福宫曲宴记》中都有记载 。如《延福宫曲宴记》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 。饮毕皆顿首谢 。”当时,禅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径山寺茶宴 。浙江天目山东北峰径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游胜地和著名茶区,山中的径山寺建于唐代 。自宋至元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每年春季都要举行茶宴,品茗论经,磋谈佛理,形成了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 。径山寺还举办鉴评茶叶质量的活动,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就是在这里创造的 。
 
品评茶的风俗—斗茶

文章插图
 
评比标准
首先是看茶
首先看茶叶的形状是否大小均匀,碎片及残缺占多少,其次看色泽是否合当时对此茶种类的要求,例如绿茶要求色至黛绿,不焦不碎,卷曲有度等等 。
决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 。即茶水的颜色 。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 。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
二是汤花 。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 。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 。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 。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 。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 。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 。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
看茶具
第二是评茶具的优劣 。茶具主要是茶壶和杯、茶盘,其质地分别以景德镇、佛山的瓷制品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为主,还有一些银制及青石制、玉石制的壶、杯、盘 。同一种瓷器,又从土质是否细幼,制作是否精致,样式是否新奇,有无创意(典雅与拙朴皆可),使用是否方便,色泽是否和谐等角度去评价,有的甚至带放大镜细心察看 。
在茶具评选中,也经常评贮存茶叶的茶罐 。当时主要有以竹、木、铜、锡、瓷制的茶罐,其中以锡制品最密实,不易漏空,最能保持茶叶的香甘与品质而被众人看好,称为贮罐的上品 。
评水质与煮水火候
第三是评水质与煮水火候的缓急等 。看似平常的水,在斗茶者眼中,却大有学问 。评水一般以古人经验为基础,以自己口感为准绳 。古人把水分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山水即泉水,清冽甘美,泡茶最相宜 。但惠城这些不留名的品水家,并不照搬古人经验,而以实际口感为主 。
 
品评茶的风俗—斗茶

文章插图
【品评茶的风俗—斗茶】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