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历史简介 辽阳历史


辽阳历史简介 辽阳历史

文章插图
1、辽阳历史悠久,据考古证明,远在六七千年之前,辽阳地区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开发 。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末期,开始出现国家行政区意义的行政建制,并一直到十七世纪,始终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军事重镇 。
2、春秋之前,辽阳地区为东胡族和殷商移民居住之地,据《尚书》载,夏、商时辽阳属营州地域,这只是自然分区,不具有国家行政区意义;周代辽阳为箕氏朝鲜侯国的属地;公元前248至279年(燕昭王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燕国遗大将秦开进击东胡和箕氏朝鲜,“取地二千里”,在辽河流域,设辽东郡,同时设襄平县 。郡、县治地襄平城(今辽阳市老城区) 。
3、公元222年(始皇二十五年),秦灭燕,统一地方行建置,废封建,置郡县,襄平县仍隶属辽东郡 。汉承秦制,西汉辽东郡郡府仍设在襄平县 。郡辖18县,其中:襄平、居就、辽队三县在现辽阳境内;东汉末,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置平州,治襄平 。其孙公孙渊执政后,自立为平州王,不久称藩于东吴 。
4、公元238年(魏景初二年),司马懿灭公孙氏,辽东郡纳入魏国版图,设平州,下辖辽东五郡,在襄平设东夷校尉 。其后,平州合并于幽州 。公元274年(晋武帝秦始十年)复置平州,治襄平 。辖辽东、玄菟、昌黎三郡 。其中辽东郡辖八县,襄平为首县 。不久司马蕤为辽东王,辽东郡一度称辽东国,仍治襄平 。自此之后的前燕、前秦、后燕等几个地方政权均属辽东郡,治襄平 。东晋末年,高句丽部族兴起,公元404年(东晋元兴三年),高句丽占据辽东,改襄平城为辽东城,襄平城一名由燕国始称,至此废除 。
5、隋代辽东仍为高句丽所占据,隋王朝不容忍割据势力存在,曾三次出兵辽东,均遭失败 。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征讨高句丽,攻克辽东城,置辽州,第二年罢辽州,设安东都护府 。公元676年(仪凤元年),安东都护府移治辽东城 。
6、十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建立辽国 。公元918年(辽神册三年),辽太祖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第二年修葺旧城,改为东平郡;公元928年(天显三年),改辽阳府为南京,并迁东丹国首都于辽阳 。作为辽国的陪都,五京之一,东丹国在辽阳存在50余年 。公元1116年,新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克辽东京辽阳府,金袭辽制,以辽阳为东京,仍为国之陪都,以后改东京道辽阳府为东京路辽阳府,路、府均治辽阳老城 。辽阳府辖四县一镇:辽阳县、鹤野县、宜丰县、石城县、长宜镇(隶属鹤野) 。
7、元朝建立后,公元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设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行省直辖七路一府,省、路治所均在辽阳城;辽阳路领辽阳、盖州、懿州三县 。明代在辽东废州县,实行军卫制 。公元1384年(洪武十七年)置定辽中卫、治辽阳城 。辽东都指挥使司治所亦在辽阳 。辽东都司下辖二十五卫、二州,其辖区相当今辽宁省的大部 。公元1621年(后金天命元年),辽阳为后金攻克 。当年努尔哈赤便定都辽阳,在太子河东岸建了新城——东京城,三年后又迁都沈阳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辽阳设府,下辖辽阳、海城两县,府、县均治辽阳老城,不久府治移至沈阳 。1664年(清康熙三年)升辽阳县为辽阳州,属奉天府管辖 。此建制延续至清末 。
8、民国三年(1914年),辽阳改为县,属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辽阳属伪奉天省 。1937年八月设辽阳市 。1945年建立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阳市属第一行政监察专员公署,公署驻辽阳市,辽阳县为辖县之一 。国民党时期,1946年10月,裁辽阳市并入辽阳县,属辽宁省 。
【辽阳历史简介 辽阳历史】9、辽阳解放后,1948年7月,属辽宁省一专署,专署驻辽阳市,辽阳县为辖县之一 。1949年属辽东省,辽阳县变为省属县 。1956年,置辽阳专区,公署驻辽阳市,辽阳县属辽阳专区 。1959年,撤专区建制,辽阳县并入辽阳市 。1960年,复建辽阳县,属鞍山 。1965年,辽阳县改属辽南专署,辽阳市改属省辖市 。1975年,辽阳市辖文圣、白塔两个市区和沙岭、灯塔、兰家三个农村区 。1980年,恢复辽阳县制,驻首山镇,设灯塔县,驻灯塔镇 。1982年以来,又先后设立了宏伟区、弓长岭区,并将辽阳市郊区更名为太子河区,1996年,灯塔撤县设市 。至此辽阳市辖两县(市)五区,即:辽阳县、灯塔市、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