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性如人性,或感性或理性

礼节是世俗所为的,真性是秉受于自然,自然是不可以改变的 。所以圣人效法自然,珍贵本真,不拘于世俗 。?其实,即使是常人,但凡能回归自然的本真,尊重人心的本然,在理性的礼法约束下,仍能让感性或如静水流深,或如细水长流,绵延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同时,让我们离欢乐、幸福更近一点 。?在唐人煎茶讲究一个煮活水、加调味、回冲水等一套繁复的程序,茶具喜用越州窑的青瓷碗,泛着淡淡的青,如玉似冰 。?绿茶倒进去,与淡青色的釉彩相辉映,相得益彰 。那浅浅的绿色,让人恍然如归草木山林之中 。?宋人泡茶时,则要在小石磨里将茶叶碾成细末,再用沸水在碗里冲,冲起来后用竹制的茶筅点茶,让茶末和水生出泡沫,打出汤花来 。?点点汤花,如同人生绽放在平凡瞬间的细碎花朵 。他们更喜欢用厚实的黑瓷碗,黑白相映,是非分明 。讲究的是文人情趣 。唐宋之人的感性浪漫,唯以喝茶,便可一窥全豹 。而到明清,煮茶则是将散茶叶放在碗里直接泡开,既无唐人煎茶的程序,又没有宋人点茶的汤花 。?所以,日本美术活动家冈仓天心不无遗憾地说,茶很写实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回到理性之中了 。?其实,喝茶不就是人们的心灵状态、生活态度的外化么?自然本真也好、人文意趣也罢,甚至只是回到最初的解渴实用,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相互制衡 。人的感性是先天的,理性是后天的 。一颗感性的心灵必须要有理性的约制,才能在社会坐标上建立起自己的准则 。?但是一个有理性规范的人,只有他具备丰富、敏锐、感性的心灵,在生命过程里,他才会快乐 。细细体会这一盏浅茶中,一路积累的厚重智慧 。?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种理性是在嘈杂的物化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这种感性之心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蓬勃生机 。喝出一团真气,归于草木之间,这盏茶就是自在欢喜 。【茶性如人性,或感性或理性】

    推荐阅读